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零九——不可胜道

(2023-10-30 09:48:11)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零九——不可胜道

不可胜道,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不可:不能够;胜:此处作完全解;道:说的意思。成语可以理解为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中说道:“《春秋》倡导善举,贬斥恶行,推崇夏、商、周三朝的盛德,褒扬周王室,并非只是讥讽劝谏而已。汉朝从兴起至今,到了现在的圣明天子,获得祥瑞的征兆,举办封禅大典,改制历法,更换服色,承受上天的使命,恩泽广施无边,海外那些风俗不同的国家,辗转多重翻译来到中国的边关叩开塞门,请求进献、拜见天子的,多得难以说尽。”

司马迁无愧是一位极其负责,具有重大历史担当的史学家。他在写完《史记》后,又写了一篇自序,详细地交待了自己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看法。

和成语“不可胜道”有关的内容是,司马迁列举了从春秋以来,特别是到了汉代,统治者治国有方,采取了各种方略,国力日盛,从而使得海外各国,纷纷要求来进献物品,并有机会拜见大汉皇帝。一批又一批使者,叩门来中原,人数和批次真是数也数不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