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七——作法自毙

(2023-10-07 08:33:00)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七——作法自毙

作法自毙,语出《史记·商君列传》。成语的意思是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后泛指自作自受。

《史记·商君列传》篇曰:“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篇中说道:“五个月以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这帮人告发商君要谋反,国君就派人去逮捕商君。商君逃到边境关口,打算住旅店。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说:‘商君的法令规定:住店的人如果没有通行证件而被店主留宿的话,店主要连带判罪。’商君长叹一声说:‘唉,制定新法的弊病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于是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使魏军惨败,拒绝接纳他。商君打算逃到别的国家。而魏国人却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而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把他遣送回去,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商君再次进入秦国后,就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属调动邑中的士兵,向北攻打郑国。秦国派遣军队攻打商君,在郑国的渑池杀死了他。秦惠王把商君车裂以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于是又诛杀了商君全族。”

成语的故事和商鞅有关。有关历史背景是,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公子虔等一些人诬告商鞅谋反,太子立即派人去抓他。商鞅出逃,来到关下,想找个旅馆投宿。旅馆主人不知道他是商君,就说:“商君制定的法律,要住宿的话必须有文书。”商鞅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竟然被自己制定的法律逼到了这个程度!”他又逃往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了公子卬,攻破了魏国军队,不肯接受他。商鞅想去其他的国家,魏国人却说:“商鞅是秦国的罪犯,秦国的罪犯逃到了魏国,魏国不把他送回秦国,是不行的。”商鞅只好回秦国。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商邑,率领自己的部下攻打郑国,寻求出路。秦国派兵攻打商鞅的军队,在郑国渑池杀掉商鞅,随后把他的尸体车裂,并且诛杀他的全家。

一代贤臣,高瞻远瞩,率先实行变法,使本来弱小的秦国一时兵强马壮,国库殷实,最终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大业。然而,改革必然会侵犯某些人的利益。商鞅最终遭到贵族打击,被车裂而死,这实在是作法自毙的悲剧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