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六——作壁上观
(2023-10-06 08:31:3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六——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一旁观望,不给予帮助。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在这个时候,楚军勇冠诸侯。诸侯派兵援救巨鹿的有十几处营寨,没有人敢轻易出战。等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各路将领都站在营垒上观望。楚军战士都以一敌十,楚兵的呐喊声震撼天际,诸侯军中没有人不胆战心惊。于是楚军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进入辕门的时候,都跪在地上爬行,没有人敢仰视项羽。项羽从此开始成为诸侯联军的上将军,诸侯都听命于他啊。”
成语讲的是项羽的故事。有关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由于朝廷荒淫无道,百姓生活悲惨,天下大乱。项羽与叔父项梁不堪忍受这种局面,率兵起义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项梁接连取胜,秦二世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定陶一战,项梁战死。章邯遂挥师攻赵,围困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楚军开抵安阳,竟驻扎四十六天按兵不动,只等着秦赵两败俱伤时,才出击。项羽几次催促宋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宋义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你则不如我。”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并报告楚王。楚王命项羽为主将。项羽率军渡过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每人只发三天干粮,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各地援军已有十几支,只是见秦军势大,都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楚军一到,立即发动猛攻。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以一当十,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各路援军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楚军获得了大胜,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而正是这个宋义,他为避秦军锋芒,保存实力,采取了“作壁上观”的策略。殊不知这种“隔岸观火”的计谋并不适合实力悬殊的秦军与赵军。项羽在关键时杀将抗敌,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后来取得胜利。成语告诉人们,遇事应该当机立断,否则日后定会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