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岛之子徐亚斌
海岛之子徐亚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799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言人人殊

(2023-07-13 07:21:32)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言人人殊

言人人殊,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或者同一个消息或同一件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

《史记·曹相国世家》篇曰:“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史记·曹相国世家》篇中说道:“孝惠帝元年,朝廷废除了在诸侯国设置相国的法令,改任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在担任齐国丞相的时候,齐国统辖七十座城池。天下刚刚平定,痛心惠王年纪尚轻,曹参将长老、书生都召到齐国来,向他们询问能使天下百姓安定和睦的方法,到会的齐国旧儒生有好几百名,各人说的都不同,曹参听后拿不定主意。听说胶西地区有一位盖公,精通黄老学说,曹参派人携带厚礼去邀请盖公。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应该崇尚清静无为,这样一来百姓们自己就会安定下来,并推举出这方面的同类事情,全部向曹参陈述。曹参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盖公住到里面。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是采用黄老学说,所以他在担任齐相的九年间,齐国安定繁荣,百姓大力称赞他是一个贤明的丞相。”

与成语有关的史实关乎曹参。曹,沛县人,秦始皇时曾担任过典狱长,他和萧何是同事,与刘邦是同乡。据《史记》记载,曹参既能冲锋陷阵,又善于指挥作战,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年轻时与萧何交情不错,后来二人都封侯拜将。刘邦做皇帝时,分封他的儿子为诸侯国王。曹参交还丞相印,出任齐王的相国。刘邦死后,惠帝继位,重新颁布诸侯国相国的职责条令。曹参感到责任重大,开始着手研究治理齐国的方针政策。由武转文,由军政到民政。在这种态势下,参深感力不从心,当下召集齐国有威望的老人及读书人开会。会上他很诚恳地说:“今天请来诸位是想请你们介绍一下齐国的风俗人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理齐国的方针大计。今天在座的老人经验丰富,年轻人学问渊博,请大家不必客气,畅所欲言,不要忌讳。”

当时与会的有一百多人,他们见曹参的态度诚恳,便开诚布公地说出各自的想法。会议开得十分热烈,但各人说法不一(言人人殊),曹参不知究竟哪种意见切实可行。后来听说有一位盖公,他对黄帝、老子的思想很有研究。曹参立即派人带上一笔巨款,礼聘盖公来商议治国大计。二人一见面,盖公很坦诚地说:“老子说过‘治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能乱翻动,那样会将鱼煎碎了。同样,治国不要乱生事,扰乱人们固有的安宁。百姓安宁了,国家自然安定。”曹参听了,认为非常有道理,立马将自己的办公室让给了盖公,并采用盖公的思想治理齐国。曹参在刘邦分封的齐国当了9年丞相,齐国一直富足安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