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七十——为德不卒
(2023-06-04 08:13:33)为德不卒,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为:行使;德:德政、德行;卒:到底。成语的意思是没有把德政执行到底,也可以理解为没把善事做到底。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中说道:“韩信来到下邳,召见了曾经给他东西吃的那位漂洗棉絮的老妇人,赏赐千金。接着轮到下乡县的南昌亭亭长,韩信只赏赐一百钱,说:‘您,是一位小人,行善事不能有始有终。’又召见了曾经侮辱过他、让他从胯下钻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任命他为巡捕盗贼的武官。同时告诉身边的将相说:‘这是一位壮士。当初他在羞辱我的时候,难道我就不能杀死他吗?因为我杀他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我能够忍受一时的侮辱才到了今天的地位。’”
成语讲的是韩信的故事。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建功无数。秦末时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粟都尉;再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谋划还定三秦之计。
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拿下齐国后全歼过来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项羽恐慌,与刘邦达成鸿沟和议。
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因与陈豨勾连反叛,被吕后与萧何合谋, 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献策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