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六十五——王侯将相
(2023-05-30 07:37:18)王侯将相,语出《史记·陈涉世家》。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史记·陈涉世家》篇曰:“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篇中说道:“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走,使都尉恼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大家。那军官果然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并杀了两个军官。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都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误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死去的人本来就占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要死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呀!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高贵的吗?’底下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
成语涉及的背景和有关史实,讲的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具体的史实是,秦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本就已经造成了民不聊生。而秦朝的统治者,为了在北方修筑长城,在全国各地募集许多劳工。农民出身的陈胜、吴广,也在被征发之列。他们从南方一路向北,到达渔阳这个地方,遇到连续暴雨,从而延误了行程。但是,按照秦朝的法律,不能在规定时间到达当斩。
在这紧要关头,以陈胜吴广为代表首要分子,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其他豪杰也蜂拥而起,起义军迅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