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四十八——同恶相济
(2023-05-13 07:22:01)《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四十八——同恶相济
同恶相济,语出《史记·吴王濞列传》。同:共同、一样;恶:追求恶行;相:彼此间;济:接济、帮助。成语的意思是,共同作恶的坏人会互相勾结,彼此帮忙。
《史记·吴王濞列传》篇曰:“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于天下,亿亦可乎?’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
《史记·吴王濞列传》篇中说道:“应高说:‘共同的憎恶使人相互帮助,共同的爱好使人相互照应,共同的感情使人相互成全,共同的欲望使人争相追逐,共同的利益使人争相赴死。现在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共同的忧患,希望顺应时势遵循事理,牺牲自己来为天下除掉隐患和祸害,料想也可以吧?’胶西王惊骇地说:‘我怎么敢这样做?现在皇上虽然很紧急地进行削藩,但是我本来就犯下死罪了,怎么能不拥戴他?’”
成语所涉及的背景和应高有关,这段宏论也正是出自他口。事情是这样的,西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中大夫,为吴王刘濞成功策反胶西王。成语正是出自他这番策反的谈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