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三十三——四面楚歌
(2023-04-28 08:00:1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三十三——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成语的原意是四面八方都响起了楚地的民歌,后用来比喻对抗的一方已经四面受敌,孤立无援,陷入困境。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项王的军队在垓下修筑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将其重重包围。夜晚听见四周的汉军都在唱楚国的民歌,项王于是非常吃惊地说:“汉军已经占领整个楚国了吗?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呀?”
成语讲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朝政腐败,抗秦浪潮风起云涌,天下好汉纷纷征战疆场,秦王朝终被推翻。本来嘛,在抗秦之初,项羽和刘邦就约定,一旦推翻秦朝,双方就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但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等,合兵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不多,粮食又没有了。而夜间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