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三十——数见不鲜
(2023-04-25 08:00:0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三十——数见不鲜
数见不鲜,语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数:不止一次,也就是经常;见:见面、遇见、碰头等;不鲜:本义是对于经常来的客人,就用不着宰牲杀鱼来招待。后也用来解释为彼此时常见面,并不新奇。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篇曰:“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篇中说道:“孝惠帝在位时,吕太后把持朝政,想将吕氏宗族全都封王,但是又担心大臣非议。陆贾自己心中思忖无法与吕太后争辩,于是称病辞职回家。他认为好畤地区土地肥沃,可以在那里安家。陆贾有五个儿子,于是他拿出当年出使南越时所得到的装在袋子里的宝物,卖得黄金一千斤,分给儿子们,每人得到二百斤,然后就让他们从事生产。陆贾时常坐着套有四匹马的车出行,让能歌善舞、弹琴击瑟的十名侍从陪伴在身边,他身上佩带的宝剑价值百斤黄金。他对儿子们说:‘我要与你们约好:我经过你们家中,你们就要为我的人马提供酒食,尽可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过了十天我们就另换一家。我最后死在谁家里,谁就可以得到我的宝剑、车马以及随从。一年之中我还要到别的地方做客,到你们家中一般不会超过三次,如果我们经常见面,就没有新鲜感了,你们也无需因为长时间住在一起而厌烦我。’”
成语讲的是陆贾的故事。陆贾是汉初楚国人,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他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高祖和汉文帝时,曾两次出使南越,劝说赵佗臣服汉朝,对安定汉初局势做出极大的贡献。吕后时,又说服陈平、周勃等同力诛杀诸吕。
陆贾还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