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二十六——鼠窃狗盗
(2023-04-21 08:13:2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二十六—— 鼠窃狗盗
鼠窃狗盗,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成语的意思是像老鼠一样的少量窃取,像狗一样的钻油偷盗。用来指那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篇曰:“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篇中说道:“这时叔孙通走向前去说:‘各位儒生的话都不对。当今天下已合为一个大家,毁掉郡县城池,销熔各种兵器,向天下人昭示不再用它。何况有贤明的君主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足挂齿。郡官们正在搜捕他们治罪论处,不值得忧患。’”
以上的话为叔孙通所说。有关的背景是,汉朝建国初期,百端待举。在辅佐汉高祖刘邦建设西汉政权中,刘敬和叔孙通从不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司马迁把他们合而为传。刘敬本姓娄,因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赐他刘姓,拜为郎中。当时匈奴兵强马壮,不时袭扰边境,刘敬建议朝廷采取与匈奴和亲之策,并主动出使匈奴订立和亲盟约;后又建议并奉命执行迁山东诸侯后裔豪强十万余口,充实关中。叔孙通曾为秦代博士,秦灭后随从项羽,旋即率儒生百余人降汉王。他精通朝廷礼仪制度,汉朝初建,百官不懂礼节,常以醉态妄呼,于是叔孙通采取古礼结合秦仪并根据高祖要求,定立朝仪制度,曾任奉常、太子太傅。汉朝的宗庙仪法等诸法均由他所定。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说:“徙强族,都关中,和约匈奴;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此评论道:“夫高祖起于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