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二十四——兽聚鸟散
(2023-04-19 07:44:3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二十四—— 兽聚鸟散
兽聚鸟散,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意思是像鸟兽一样时聚时散。成语的本义是用来比喻平时对掌控的军队聚散无常。但后也用来比喻乌合之众。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篇曰:“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篇中说道:“等到高皇帝平定了天下,攻占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集在代郡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劝谏道:‘不可以。匈奴人的习性,像野兽一样聚集,像鸟儿一样飞散,追赶他们如同捕捉影子一样。现在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击匈奴,我私下里为这件事感到担心。’高帝没有听他的,于是向北抵达了代郡的山谷,果然在平城被包围。高皇帝大概非常后悔,于是派了刘敬去与匈奴缔结了和亲的盟约,从此以后,天下的百姓都忘记了战争的事。因此《孙子兵法》上说‘出动十万军队,每天耗费千金’”。
成语有关的背景是,刘邦取得天下后,想要出关北征,一举解决关外的匈奴,以绝后患。但御史成劝谏说,不可以轻易出兵。理由是匈奴军队排兵布阵飘忽不定,一会儿像野兽一样聚集,一会儿又像鸟儿一样飞散,追赶他们如同捕捉影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