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九十——日暮途穷

(2023-03-01 08:50:03)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九十——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语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暮:黄昏;穷:尽,指天色已晚,路也到了尽头。成语常用于比喻走投无路,束手无策。也比喻力竭计穷,到了末日。

《史记·伍子胥列传》篇曰:“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史记·伍子胥列传》篇中说道:“当初,伍员与申包胥是至交好友,伍员从楚国逃跑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颠覆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会保存楚国。’等到吴国军队进入郢都后,伍子胥到处搜寻楚昭王。结果没有找到,他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把尸体拖了出来,鞭打了三百下,才停下来。申包胥这时已经逃出郢都,躲到了山中,还是派人对伍子胥说:‘您如此报仇,未免太过分了!我听说,虽然人多势众或许一时能胜过天理,但天理最终还是会获胜的。您从前是楚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事奉过他,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岂不是不讲天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你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就说,我年事已高,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因为报仇心切,所以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

成语出自伍子胥的一段话。有关的背景是,战国时期,同处南方的吴楚两国彼此交恶,战争不断。这不,吴国又一次受到楚国侵犯,吴国上下,同仇敌忾,一举打败了楚国。伍子胥找寻楚昭王不得,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尸体,鞭尸三百。

已经逃离都城,躲到山上的申包胥派人指责伍子胥,说这样做未免太过分了。伍子胥以年事已高,生命已是日暮途穷,且报仇心切为由进行搪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