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七十三——秋毫无犯
(2023-02-14 08:22:11)《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七十三——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常比喻细小的事物;犯:侵犯。成语的本义是任何细小的东西也不加侵犯。后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老百姓的一点利益。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沛公。沛公捧着酒杯祝福项伯长寿,相约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财物分毫也不敢占有,把官吏民众都登记在册,封存府库,并且等待将军的到来。我派将领把守关隘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出入以及发生意外啊。我从早到晚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那就是鸿门宴,涉及的主要人物是项羽和刘邦。有关的背景是,秦朝末年,朝纲失和,社会矛盾激化,各路起义大军风起云涌,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秦朝灭亡后,起义队伍又经过不断兼并,很快就只剩下项羽和刘邦两支抗秦军队。就力量对比而言,无疑项羽强大。而且,项羽还有一顶“名门之后”的桂冠。究竟何去何从,双方决定在秦朝的都城咸阳郊外一个叫鸿门的地方,举行一次宴会,在宴会上商谈。本来嘛,宴会的主人是项羽,他要怎么处置刘邦都可以。但他轻信了刘邦的谎言,以致让他轻易脱逃,自己却最终落得国破身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