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九——弃书捐剑

(2023-01-31 08:20:41)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九——弃书捐剑

弃书捐剑,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弃:抛弃、丢弃;书:书本;捐:送人。成语的意思是丢弃了书本,送走了宝剑。用来比喻胸怀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项籍年少的时候,学写字不成,去学击剑,又没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写字可以记姓名就足够了。击剑只能与一个人搏斗,这些都不值得学,我想学与一万人对抗的。’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十分高兴,在大致了解了兵法的主旨后,又不愿意学完。”

成语所涉及的人物是项羽,反映了项羽性格上的某些特点。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句至理名言: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不是他才不及人,实在是他的好高骛远,且自命不凡。他败于精明狡黠的刘邦,也就是必然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