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七——漆身吞炭

(2023-01-29 09:07:46)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七——漆身吞炭

漆身吞炭,语出《史记·刺客列传》。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之呕哑。是指故意改变自己的形貌,并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不能辨认出自己。

《史记·刺客列传》篇曰:“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史记·刺客列传》篇中说道:“没过多久,豫让再次全身涂满油漆,让身体溃烂,长满了恶疮,又吞下火炭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沙哑,使自己的样貌不可辨认,在街上讨饭。他的妻子也不能认出他。路上见到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认出他,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说:‘正是我。’他的朋友流着泪说道:‘凭借你的才华,如果能委身前去侍奉赵襄子的话,赵襄子一定会非常宠信您的。等到他宠信您之后,您再去干您想干的事,不就容易了吗?为什么要摧残自己的身体,丑化自己的样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也很困难吗!’豫让说:‘既然已经侍奉了别人,又想杀死他,这就是心怀不忠之心来服侍他的君主啊。况且我现在这么做非常艰难!但是我之所以坚持这样做,就是要让天下以后那些作为臣子却心怀二意去侍奉自己君主的人感到惭愧。’”

成语讲的是豫让的故事。他最初是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智伯很尊重他,君臣关系密切。

晋哀公四年,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攻灭,他曾受晋国分封的领土被三家瓜分,其中最憎恨智伯的赵襄子,甚至把他的头骨漆成饮具。

公元前475年,赵简子驾崩,其子赵襄子嗣立。豫让逃到山里,怀念智伯的恩情,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酒,便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他怀揣匕首,打算伺机行刺。赵襄子正要如厕时,心下悸动,拷问修整厕所的人,才发现是豫让,于是将其逮捕。被审问时,豫让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却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最后放走了他。

过了不久,豫让为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溃烂,如生癞疮,又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嘶哑,剃掉了自己的胡子和眉毛,以至于当他乔装而沿街讨饭时候,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