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四——平易近人
(2023-01-26 14:09:32)《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四——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让人容易理解。
《史记·鲁周公世家》篇曰:“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史记·鲁周公世家》篇中说道:“当时太公也被封到齐国,五个月以后就向周公报告政务。周公说:‘为什么这样快呢?’太公回答道:‘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烦琐的礼仪,顺从当地的风俗。’待到后来听说伯禽报告政事迟缓的事,周公就感叹道:‘唉!鲁国将来必定要臣服于齐国了!如果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统治者平易近人,百姓一定会归附于他。’”
成语所涉及的背景和西周有关。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曾为周武王灭亡商朝,在建立西周王朝中立下了大功。武王把曲阜封给周公,为鲁公。但他并没有到那里去,而仍旧留在都城辅佐王室。他派长子伯禽去接受封地,封为鲁公。
伯禽受封鲁地后,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汇报在那里的施政情况。周公很不满意,向他说:“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汇报呀?” 伯禽回答说:“改变那里的习俗,革新那里的礼法,要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