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岛之子徐亚斌
海岛之子徐亚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799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二十——漏网之鱼

(2022-12-23 07:36:02)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二十——漏网之鱼

漏网之鱼,语出《史记·酷吏列传序》。意思是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常用来比喻侥幸逃脱的敌人和罪犯。

《史记·酷吏列传序》篇曰:“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史记·酷吏列传序》篇中说道:“汉朝创建后,把方正有棱角的酒器都改换为圆形的酒器,将法律条文中繁琐重复的都删减为简单易行的,就如把器物表面上雕刻的花纹削去而恢复它原来的形貌一样,法律就像一张可以漏掉能吞船那样的大鱼的网那样宽疏,然而官吏的治绩纯厚盛美,不至于做出奸诈之事,百姓也都平安无事。由此看来,国家政治的好坏,在于宽仁而不在法律的严酷。”

这是司马迁对当时那些酷吏施行严刑峻法的一番感慨。在这之前,他列举了孔子和老子等先贤的法制思想和执法措施。他说,孔子是用政治法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矫正百姓。但也正因为如此,百姓虽然可以免于犯罪,但是却没有了羞耻之心。如果对百姓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仪来加以约束,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他也引用老子的话说:“品德高尚,不表现在形式上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的;品德低下,执着于形式上的德,所以实际上无德的。法令制定得越是严厉,产生的盗贼就会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