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一十——利令智昏

(2022-12-14 09:02:11)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一十——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成语形容某人因贪图私利而头脑发昏,丧失理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篇曰:“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篇中说道:“太史公说:‘平原君这个人,可以说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的一位洒脱、贤能的公子啊,但他却不能识大体。民间俚俗之语说“利益让聪明的头脑发昏”。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使赵国在长平一战中损失四十多万人,邯郸几乎沦陷。’”

这是司马迁对平原君赵胜的评说。有关背景是这样的:战国时代,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但平阳君却不同意平原君的意见。他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但赵王因为很想得到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却差点导致国家灭亡,后来人们便形容这种行为实乃是“利令智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