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八十二——津关险塞
(2022-11-17 07:39:41)《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八十二——津关险塞
津关险塞,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津:渡口;关:关隘;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的是水陆山川、关隘的险要之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曰:“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史记·秦始皇本纪》篇中说道:“贾生的论述太好了!他说:‘秦国兼吞诸侯在山东地区的三十多个郡,修缮渡口和关隘,占据险峻的要塞,训练士兵来防守国土。然而陈涉凭借几百个散乱的戍卒,举起双臂大喊一声,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只用农具和木棍,就地取食,横行天下。秦人有险要地形却不能固守,有关隘桥梁却不能封锁,有长柄的矛戟却不能刺杀,有强弓劲弩却不能射击。’”
这段文字是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篇末的一段议论。他是引用了贾谊的话。他认为贾谊有关秦朝兴衰的论述太好了,胜败本来就不仅仅取决于武器的优劣和力量的强弱。陈胜统帅一群农民,手握棍棒长矛,秦军不是也奈何不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