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第一百四十八——河海不择细流
(2022-10-11 09:32:30)《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第一百四十八——河海不择细流
河海不择细流,语出《史记·李斯列传》。成语的意思是,河海在流淌的过程中,哪怕是细小的水流也不会挑剔,都会纳入其中。也可以比喻为对待人才,不管才华大小,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吸收重用。
《史记·李斯列传》篇曰:“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史记·李斯列传》篇中说道:“我听说土地宽广的地方所产的粮食也多,国家广大的就人口众多,军队强盛的士兵们就很勇敢。因此泰山不排斥任何泥土,才能够堆积成那样高大的山体;江河不挑剔任何细小的溪流,才能汇聚成如此深广的大海;而成就霸业的人不应该抛弃这么多平民百姓,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伟大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南西北,百姓不分这国那国,一年四季的生活都充裕美好,连鬼神都会赐予福泽,这也就是五帝、三王能够天下无敌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话是李斯对秦嬴政所言。在兼并天下的过程中,嬴政滥施暴政,身为宰相的李斯直言规劝。李斯还说了以下的话:“现在您竟然抛弃了百姓,以此来帮助敌国,排斥宾客而让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创建功业,让天下有才能的人都向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盗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