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废书而叹

(2022-08-22 06:57:55)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废书而叹

          废书而叹,语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意思是在读书过程中,因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而暂时停止,并发出感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篇中说道:“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这是司马迁写完有关孟子和荀况的传记后,在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实际上是对梁惠王所作所为的一种感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