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八十二——斗粟尺布
(2022-08-04 07:26:1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八十二——斗粟尺布
斗粟尺布,语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斗:一种盛放货物的容器,也是一种度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十五斤;尺:是长度单位,三尺等于一米。成语用来比喻兄弟间因很小的利害冲突而导致不和。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篇曰:“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上闻之,乃叹曰:‘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篇中说道:“汉孝文帝十二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厉王的遭遇说:‘一尺麻布,还可以缝;一斗谷子,还可以舂。兄弟二人却不能相容。’皇上听到后,就叹息说:‘尧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杀死管叔蔡叔,天下人称赞他们贤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不因私情而损害王朝的利益。天下人难道认为我是贪图淮南王的封地吗?’”
该成语的背景和刘长有关。刘长是汉高祖的六子,念于他自幼丧母,吕后遵照高祖的旨意,收养了刘长。英布兵败后,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孝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无恐,屡屡触犯王法。孝文帝也对他十分放纵。他因和辟阳侯有宿怨,以铁椎杀之,孝文帝竟宽赦不予治罪,使其更加骄横不法,最终竟准备起兵谋反。
刘长谋反的事败露以后,孝文帝还是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废除了他的王号,遣往蜀地。在遣送途中,刘长绝食自杀。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就编了一首歌谣说:“一尺布,还可以缝,一斗粟,还可以舂,兄弟二人竟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