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八十一——恫疑虚喝

(2022-08-03 06:49:30)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八十一——恫疑虚喝

恫疑虚喝,语出《史记·苏秦列传》。恫:恫吓;疑:疑惧;虚:虚张声势;喝:吆喝。成语的意思因有所疑惧而故意虚张声势,恫吓威胁。

《史记·苏秦列传》曰:“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明矣。”

《史记·苏秦列传》篇中说道:“秦国虽然很想进一步介入,但它有后顾之忧,它担心韩国、魏国从它的背后算计它。因此,它是疑虑重重,故意虚张声势,骄狂傲慢却不敢进军,这样看来,秦军不可能加害于齐国的态势,也是很明白的呀。”

这是苏秦游说齐宣王时的说辞。当时,苏秦与赵国的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在说动了韩、燕、魏的国君后,苏秦来到齐国,争取说服齐宣王。他一方面极力称赞齐国强大,一方面又建议其不应和韩、魏一般见识,应采取“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的合纵政策。

他先把齐国猛夸了一番,说:“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而且,齐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勃海也。”

齐国还相当富强,临淄的路上,车毂相击,人肩相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苏秦说:“以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强大,现在还要屈居秦国之下,我都为大王你感到不好意思。”

另外,齐国还有有利条件,就是离秦国很远,受到秦国直接的威胁比较小。所以,秦国对齐国本就无可奈何,齐国却还要赶着去侍奉它,这都是你的臣子们没有给你谋划好。

苏秦的此次六国之行,最终促成了六国合纵态势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