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成语解读之一零四——宽猛相济
(2022-03-27 06:11:10)《左传》中的成语解读之一零四——宽猛相济
宽猛相济,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宽:宽厚、宽容;猛:猛烈、严厉;济:接济、补充。成语的意思是指政治措施宽容和严厉互相调节,互为补充。也用作“宽猛并济”。
《左传·昭公二十年》篇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篇中说道:“施政宽松和缓,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因此而和谐。”
这话为孔子所说。这是他就郑国的一件政事所发的议论。当时,子产病重,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政。只有拥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产死后,子大叔执政,他不忍心用严厉的方法施政。郑国的盗贼很多,一时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子太叔很后悔,说:“要是我早听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打崔符的盗贼,并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终于有所收敛。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发表议论说:“好啊!施政宽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就因此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