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成语解读之九十七——敬若神明
(2022-03-20 09:29:17)敬若神明,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敬奉、恭敬;若:如若、好像;神明:神的总称。成语的意思是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左传·襄公十四年》篇曰:“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左传·襄公十四年》篇中说道:“那时,师旷正在服侍晋侯。晋侯说:‘卫国人赶跑了他们的国君,这事不是太过分了吗?’师旷回答说:‘或许是卫君太过分了吧。一个好的君王,应该赏罚分明,养民如子,像天一样地庇护着他们,像地一样地滋养他们。百姓尊奉君王,热爱他好像父母;尊仰他好像日月;恭敬他好像神灵;害怕他好像雷霆,哪里能够赶走呢?国君,是祭神的主持者同时是百姓的希望。如果让百姓的财货缺乏,神灵失去了祭祀者,百姓绝望,国家没有主人,哪里还用得着他?不赶走干什么?’”
这是师旷和晋侯的一段对话。谈话的内容和卫国有关。当时,卫国人推翻了他们的君王,并把他赶出了国门。而师旷正好在服侍晋侯。晋侯便对师旷说:“卫国人把他们的国君赶出国,不是太过分了吗?师旷就说了上面的话回答,意思是,一个国君当权,不能让他的百姓安居乐业,那不把他赶跑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