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论骗购经济适用房——治乱需用重典

(2009-06-24 11:08:05)
标签:

经济适用房

重典

利益

名犬

包登记

武汉

房产

分类: 地产观点


  再论骗购经济适用房——治乱需用重典

 

 

 

早在2006年4月,本人就对北京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发表观点:预防骗购经济适用房,仅仅依靠层层严格审查是没有用的,对于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人,必须用严酷的刑罚。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防止骗购经济适用房。时隔3年之后,武汉6连号事件,再次讽刺性地证明了我当初的观点。

我们敢肯定,直到现在,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偶然曝光的6连号骗购者,也仅仅是多如牛毛的骗购经济适用房案例中不走运的极少数。为何我这么有底气?还是3年前的老话,到那些已经入住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去走一趟,你就会毫不怀疑我的判断。举国上下,为中低收入者建造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住着多少真正的中低收入者?开豪车,养名犬者居大多数,他们的房子从何而来?不是自己骗购而来,就是花钱租住的。总之与政府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背道而驰。

新华社为6连号事件专门发表评论说,看似严密的层层关卡,为什么卡不住明显存在造假嫌疑的“六连号”?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玩忽职守;二是利益纠葛。

有媒体对此分析:第一种情况不大可能,因为环节、人员众多,如果没有“共谋”,很难出现大家在同一件事上玩忽职守的现象。第二种情况就值得深究了。虽然迄今还没有证据证明是谁参与了“六连号”造假背后的利益分配,但有媒体调查显示,“六连号”中标的6名当事人曾向相关中介公司支付了7000元至5万元不等的“中介费”。而在武汉经适房市场上,一些房产中介近年来始终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公开兜售所谓的“包办证、包登记、包摇号”“一条龙服务”。有关部门应当循此线索追查下去,让“六连号”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弱智的食肉者论。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的根本,在于骗购成功受益巨大,骗购失败成本太低。众所周知,在商品房价格高涨的背景下,经济适用房低廉的价格,是骗购经济适用房的根本利益动机所在。一旦骗购成功,骗购者将以极小的代价得到超值
的住房。即使骗购不成功,行骗者也没有多少损失——除了取消购买资格外,我们看不见有什么惩罚。

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无论多么严格的审查制度,都无法抵挡源源不断的骗购。如果骗购者与审查的执行者再进行内外勾结,那些所谓的审查制度更是有不如无。顺便评论一句,武汉的市政府新闻办为此召开的“55秒新闻发布会”,也让全世界的媒体大开了眼界。老百姓心中是赞叹武汉市政府开会效率高,还是怀疑牵涉太多利益群体,由你自己去琢磨吧。

我再次重复我的观点,如果要杜绝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只有一个办法——用重典。通过立法的形式,让骗购者和作假者破财、坐牢。

“现在骗购经济适用房之所以猖獗,原因就在于仅仅对申请人进行公示还不够,一旦公示后核实有不具备购买资格的,加以严惩,并通过媒体将严惩的结果进行暴光,对那些准备混水摸鱼的骗购者进行心理上的威慑,如此一来,骗购者不但要冒血本无归的风险,而且还面临判刑坐牢的惩罚,即使你请他去骗购经济适用房,他也未必有那个勇气。”

以上是我3年前为骗购经济适用房开的药方,现在似乎还管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