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涌:是水还是钱?
(2009-05-25 11:35:46)
标签:
奥运美洲杯帆船赛汪潮涌中国财经 |
分类: 非地产作品 |
汪潮涌:是水还是钱?
文/卢元强
4年前,当汪潮涌宣布组建中国的帆船队,去参加美洲杯帆船赛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疯子。4年之后,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Logo出现在中国之队的帆船上,你还相信汪潮涌真的在做只赔不赚的买卖?
在今年2月14日结束的美洲杯帆船赛上,中国之队勇夺小组第一,总分第七名。在2005年,中国之队只能垫底。让汪潮涌欢欣鼓舞的是,更多赞助商的品牌出现在了他的帆船上,更多中国企业的老板登上了他的船,成了“第18人”。
美洲杯的帆船上有17名船员,此外,船上还有“第18人”——相当于名誉船长。这个位置给投资人、船主或者赞助商去体验赛事。
今年,俏江南董事长张兰作为中国第一位女企业家,成为“第18人”登上帆船。汪潮涌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愿意买单,是因为他们也开始读懂了帆船赛事的商业逻辑。 “几乎所有的体育赛事宣传的都是选手,只有帆船赛宣传的是船东、企业老板,或者是企业。”
作为风险投资家,汪潮涌更知道这个规则的潜在商业价值。
从1851年诞生的美洲杯帆船赛,跟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方程式赛车一起,被誉为“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四大传统体育赛事”。
“美帆赛”同样也是一项不择不扣的“烧钱”运动,组建一支船队要花5000万美元以上。因此,投资此项运动的基本都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比如甲骨文公司的老板埃里森,对船队投入就超过1亿欧元。
当然,汪潮涌也不否认自己的商业初衷, “我可能去投下一个百度,下一个搜狐,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有的是机会,但美洲杯的机会就这一个,千载难逢。花钱要花出档次,花出品位,花出影响力。”
被质疑的“跨界者”
作为“跨界者”,汪潮涌企图用商业力量,来推动帆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这也让很多圈内人士怀疑他“动机不纯”,不愿与之比肩。
他们的理由是,表面看,汪潮涌现在在苦苦支撑中国之队的运营,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实际上美洲杯帆船赛巨额的投入成本,以及“钱生钱”的赛事规则,使众多富人趋之若鹜。跻身其中,将会收获无可估量的人脉资源和个人影响力。就像汪潮涌自己所说,“美洲杯博物馆里,我是第一个进入名人堂的中国人,照片和150多年历届各队董事长挂在一起,我想自己起码是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吧。”
“还没有,我们做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能够持平就可以。”汪潮涌这句多少带点狡黠的回答,显然与投资者的身份不太搭调。
时间也许能给出我们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