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历  左肺癌术后4年  下

(2009-10-24 16:18:40)
标签:

健康

分类: 验案分享

     2008年3月18日复诊,诉咳嗽较前好转,早晚餐后咳嗽明显,伴咽部异物感,乏力,潮热汗出,时有心慌,背部酸痛不适,右下肢发冷,双眼干涩,口干,纳可,大便3-4次/日,小便可,眠差入睡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复查08-2-20胸CT与前比较无明显改变,脑MRI:未见明确转移征象。处方如下:

肉桂2g  巴戟天30g  柴胡10g  当归15g 

白芍30g  丹皮10g  焦栀子10g  玫瑰花10g

桂枝6g  川芎30g  浙贝30g  珍珠母30g

生牡蛎30g  麦冬15g  炒枣仁30g  太子参30g

茯苓10g  白术10g  山慈菇30g  半枝莲30g

杏仁10g  川贝10g  土鳖虫10g

2008年7月22日复诊,诉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音哑,静点左氧氟沙星后症状缓解,出现咳嗽咳黄白痰,质粘难咳出,偶有右侧偏头痛,眠差,纳可,二便调,时有背部麻木过电感,劳累后加重。08-6-24复查胸CT较08-2-10出现右下肺胸膜下小类结节影,左侧肾上腺略增粗,余同前。调整方药为:

黄芩10g  川连10g  麦冬10g  太子参30g

甘草10g  海藻30g  鱼腥草30g  锦灯笼10g

川芎15g  浙贝母30g  杏仁10g  川贝10g

枇杷叶15g  百部15g  木鳖子10g  银花30g

藤梨根30g  生薏米30g  半夏10g  龙葵30g

草河车15g  焦三仙30g  珍珠母30g  首乌藤30g

    2008年9月9日,症见心慌乏力,咽痒时咳嗽,痰少呈白色泡沫状,双目发粘,视物不清,右膝关节及右足底疼痛,纳可,夜尿多,眠差,大便日4次,小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脉滑数。治以养阴清肺为主,处方如下:

桂枝10g  生薏米30g  杭芍30g  炙甘草10g

茯苓10g  半夏10g  麦冬15g  沙参30g

五味子10g  熟地30g  龟板30g  补骨脂30g

山药30g  白术10g  枸杞子20g  龙葵30g

白英30g 

          配合服用消癌平。

    2008年11月11日复诊,患者4日前出现腹泻腹痛,为水样便,低热,T37-38.2℃,自服消炎药后缓解,现口干口臭,口淡无味,偶有咳嗽咳痰,左眼角红痒干涩,视物不清,纳少,小便可,眠差入睡困难易醒。舌暗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滑数。08-10-8复查右膝正侧位见:右膝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双足跟骨侧位:未见骨质异常。血常规、生化系列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处方如下:

半夏10g  茯苓10g  焦三仙30g  鸡内金30g

生薏米30g  桂枝10g  泽泻10g  枸杞子10g

生地30g  山茱萸10g  海藻30g  甘草10g 

木鳖子12g  藤梨根30g  莪术10g  炮山甲10g

生黄芪30g  土鳖虫10g  砂仁10g  山药30g

炒枣仁30g  首乌藤30g

    2009年1月6日复诊,症见:咽痛,早晚餐后咳嗽,少量白色痰丝,偶有胸前疼痛,伴心慌潮热汗出,眼鼻干,视物不清,后背麻木,纳可,夜尿频约三次,大便日4次偶不成形,眠差易醒,舌红苔黄,脉滑。治以清肝泻火,滋阴补肾,处方如下:

丹皮10g  焦栀子10g  柴胡10g  当归15g

白芍30g  熟地30g  龟板30g  女贞子10g

生薏米30g  山药30g  太子参30g  浮小麦30g

益智仁20g  龙葵30g  白英30g  射干10g

北豆根8g  炒枣仁30g  黄芩10g  鱼腥草30g

木鳖子10g  炙甘草10g  川连10g  生牡蛎30g

 

    2009年4月14日复诊,患者09-3-23行白内障手术,近2日双侧头痛,晨起可少量白色粘痰,双手指麻木胀痛感,劳累后腰背酸痛,纳可,大便日3-4次,质稀,眠尚可,舌红苔白根腻,脉细滑数。处方为: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白术10g  酸枣仁30g

远志10g  茯神10g  木香10g  龙眼肉10g

当归15g  干姜10g  大枣10g  柴胡10g

白芍30g  龙葵30g  白英30g  木鳖子10g

龟板30g  补骨脂30g  女贞子15g  首乌藤30g

生薏米30g  浙贝30g  夏枯草30g  海藻30g

焦三仙30g  熟地30g

    2009年5月12日,患者仍有少量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胸闷气短,后背紧木感,下肢无力,手指麻木,纳可,小便次数多,大便质稀日4次,眠差入睡困难。舌红苔白,脉细。处方为:

海藻30g  甘草10g  夏枯草30g  黄芩10g

鱼腥草30g  杏仁10g  枇杷叶15g  熟地30g

肉桂2g  枳壳10g  柴胡10g  当归15g

白芍30g  黄芪30g  白术10g  防风10g

藤梨根30g  炒枣仁30g  柏子仁15g  灵磁石30g

川连10g  阿胶珠10g  木鳖子8g  夏枯草30g

龙葵30g  白英30g

                20付,服用5日停2日

    迄今患者术后已4年,坚持服用中药治疗,每年定期复查胸部CT及血液生化检查均未见特殊异常,患者现晨起轻咳,纳可,眠可,大小便规律,精神状况佳,舌淡红苔白,脉细滑,投以益气生津,健脾补肾,解毒抗癌中药。

按语

1、本例为左肺中低分化腺癌,部分呈鳞状分化,肿瘤累及脏层胸膜,累及段支气管,淋巴结转移性腺癌(5/24)上叶支气管吧旁淋巴结1/4,隆突下淋巴结2/8。术后立即配合服用中药治疗,并及时行放化疗,目前距术后已4年余,患者生活状况佳。

2、本例病理证实已属肺癌晚期,及时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8次,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及时行胸部局限性放疗,效果满意。放疗期间出现咽痛,反酸烧心,咳嗽等不适,对症以银花、杏仁、川贝、枇杷叶、夏枯草、旋复花、代赭石、石膏、黄芪、太子参等清热解毒,止嗽化痰、健脾和胃中药治疗。

3、患者已服用4年余,无明显毒副作用,每年定期复查,未见新病变。虽有高血压、冠心病,但服药控制良好,并且方中配以益气滋阴、养心安神之药,在解毒抗癌之时兼顾其他疾病的治疗,并做到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病辩证施治,使得患者有较长生存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