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种的癌症康复要点 下
(2009-02-10 15:44:26)
标签:
健康 |
分类: 癌症攻防策略 |
八、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锻炼
(一)术后1-3日(卧床阶段)练习伸指、握拳、屈腕运动。
(二)术后3-5天(负压吸引拔除)练习坐位屈肘运动。
(三)术后5-8天(胸带松解)练习用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
(四)术后9-13天练习患侧上肢伸直,抬高和内收、屈曲,肩关节抬至九十度,达到平肩水平(可由护士协助)。
(五)术后14天始练习关节,双手放颈后,由低头位练至抬头挺胸位,进而练习手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部;开始练习术侧手扶墙抬高,直至出院前进行鉴定。
(六)出院后继续练习扶墙抬高,并逐渐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向前、向后的旋转运动及适当的后伸和负重锻炼。
九、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处理
十、妇科癌症患者的康复
(一)婚姻与性生活:妇科肿瘤患者大多为已婚妇女,未婚年轻妇女在癌症治愈后仍可以结婚,但应将病情如实告诉对方,在取得对方的谅解和同意下仍可组成美满的家庭。已婚患者最大的顾虑是治愈后能否恢复性生活,是否会影响夫妻感情,一般来说,大多数妇科肿瘤患者治后都可恢复性生活,但是在手术及放疗后,由于手术伤口愈合及体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半年之内应避免性生活,做为患者的家属在这方面更应理解,多给以关心,体贴和爱护,而不应给已患癌症的妻子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二)注意观察病情进行自我护理:妇科肿瘤患者在康复期应注意自己病情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手术后的患者应注意保持伤口及外阴清洁,多饮水,促进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放疗后的患者要保护照射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物理以及化学的刺激,不要抓伤,坚持每日冲洗阴道及外阴,注意大小便的变化。放射治疗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放射性直肠炎多出现在放疗后半年以后,轻度为大便表面少量便血,或伴轻度腹痛;中度则为反复出现多量便血及粘液便,伴里急后重;重度时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发展为肠道溃疡,狭窄及肠瘘等,如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一般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不要到病情严重时才来就诊,此时常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结肠造瘘,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放射性膀胱炎较前者少见,且多出现在放疗一年以后,其表现为突发性血尿,时而出现、时而停止,重者出血量多,可在膀胱内形成大量血块,影响排尿功能,轻时经对症处理一般均可恢复,重者需在膀胱镜下电灼止血。化疗药物可使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因此,化疗后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血相、肝肾功能,注意预防感染及出血,保护皮肤血管、粘膜,如有口腔粘膜反应,应及时清洁口腔,服用大量维生素B及C。
(三)定期随诊:癌症的特点是根治性治疗后仍有复发转移的可能,但每种癌症都有其复发转移的规律,妇科癌症复发转移多出现在盆腔、腹腔、肝及淋巴结。因此,妇科肿瘤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应定期随诊,好处就在于一旦出现复发转移可以及时确诊并给予治疗,改善预后,有些患者甚至可能治愈。放疗后一年内一般1~3月随诊一次,一年以后间隔可以加长,如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诊。通过定期随诊医生可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给以指导;另一方面可以总结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