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攻防策略》—自我发现癌症之肺癌
(2008-12-19 21:50:08)
标签:
健康 |
分类: 癌症攻防策略 |
肺癌的发病年龄一般自50岁以后迅速上升,在70岁达高峰,70岁以后略有下降。
(一)易感人群
1、吸烟:早在50年代,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都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证明吸烟男性肺癌的死亡率为不吸烟男性的8~20倍;19岁以下的青少年开始吸烟的人死于肺癌的机会更大。纸烟中除含有苯外,在烟雾中还含有一氧化碳、烟碱、亚硝氨及微量的砷,这些物质均与肺癌有关。
2、接触放射性物质:肺是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之一。日本原子弹受害者和既往因患关节炎照射过脊椎的病人,肺癌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增高,美国的可罗拉多铀矿、南非铀矿、加拿大纽芬兰荧石矿等井下工人的肺癌发病率比预见高数倍。
3、接触有害化学物质: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小量即可引起大鼠和金黄地鼠的鳞癌,许多工业化城市中的肺癌死亡率与其空气中的苯并芘有关;砷可引起皮肤癌、肝癌和肺癌。长期吸入含砷化合物所致的肺癌以鳞癌为主,其次是未分化癌,矿工中同时患肺癌和皮肤癌或砷性皮炎的相当多见,业以证明,砷矿尘可诱发大鼠肺鳞癌。
4、其它职业因素:砷、石棉、铬、煤焦油、芥子气、异丙油、矿物油、二氯甲醚及烟草的加热产物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肺癌有关。
5、肺部疾病:不少资料证实,在肺内结核疤痕处易发肺癌;还有人注意到结节病、硬皮病及间质性肺纤维化的患者都易发生肺癌。
肺癌的潜伏期和癌前期一般都要经历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估计一般长达15~20年。从原位癌到浸润癌一般也要经历几年到几十年,这时一般无症状,称之为亚临床阶段。
(二)警示信号
1、长期咳嗽伴有粘痰或血,年龄在40岁以上,应高度警惕,及时检查。
2、慢性咳嗽病人,当咳嗽性质发生改变或反复在某一肺叶、肺段感染,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3、长期吸烟、慢性咳嗽、家族肿瘤史、某些职业(放射性物质,石棉尘,重铬酸盐等长期接触)的人群应定期普查。
4、“肺结核”抗痨治疗无效,阴影增大,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5、非特异性皮肤、神经、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免疫抑制、发热、异位甲状腺素、高钙血症、柯兴氏综合征、杵状指、肌无力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肾病综合征等)
(三)肺癌的早期表现
1、咳嗽: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大约7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初起常见干咳或伴有少量的痰,其后,由于肿瘤增大堵塞气道而引起阻塞性肺炎,患者咳嗽加重并可伴有脓痰。
2、咯血:痰中带血是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许多患者往往在出现该症状后赴医院就诊,最终确诊。
3、胸痛:早期常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胸痛会日趋明显,可呈刺痛、钝痛、胀痛等多种表现。
4、胸闷、气短:约有30%的病人早期出现这些症状,这主要由肿瘤堵塞气道、合并感染导致肺的通气功能障碍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