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2
20:02:14)古人论立志: 建功·立业 (一)_花间挹香_新浪博客
(sina.com.cn)
志,气之帅也。
《孟子·公孙丑上》
气:气质,精神状态。立向是人的气质的统帅。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冥冥:专心致志。昭昭:明显。惛惛:静默,专一。赫赫:显赫,盛大。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堵生·立志》大志不树立,天下间就没有可成功的事。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漾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堵生·立志》一个人不立志,就象无舵的船,无缰的马,到处漂荡奔跑,最终能达到哪里呢?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宋·陆九渊《语录下》人们只有忧虑自己没有志向,有了志向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三军:古代军队分左中右或前中后三军。帅:将帅,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匹夫:平民百姓。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夺去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少年心事当拿云。
唐·李贺《致酒行》心事:怀抱高昂奋发的志向。拿:牵引,抉取。年轻人怀抱高昂奋发的志向好比要上天拿云。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唐·陈子昂《感遇》鱼儿嬉游喜欢深池,鸟儿栖居要在高枝。比喻高尚远大的理想追求。
不应常在藩篱下,他日凌云谁见心。
唐·崔兴宗《青雀歌》藩篱:燕雀之类小鸟常飞栖的地方,喻寄住别人的门户。凌云:喻大志。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唐·李隆基《赐新罗王》青青志:朝气勃勃的志趣。恒:常。要更加珍重朝气勃勃的志趣,遇到任何艰难挫折都要坚持而不改变。
英雄儿女各千秋。
宋·陆游《枕上作》各千秋:指志向兴趣和作为各不相同。
此生竟出古人下,有志尚如少年时。
宋·陆游《自嘲》表达诗人矢志不服老的精神境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宋·苏轼《晁错论》古时候能建立大事业的人,不仅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而且还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强行者有志。
《老子》第33章
顽强地奋进的人必有志气。
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
《管子·水地》函:包容。凌:升。形容人要立大志,纵横驰骋,上下自如。
若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负:背弃。竟:终于。只要是下了苦功的人,天就不会亏待他;只要立志而奋斗不息,事业最终会成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官》功业崇高只有靠志向,学业广博只有靠勤奋。
志当存高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存:保存。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
志鹏举以补天,蹶青云而奋羽。
三国·魏·曹植《玄畅赋》鹏举:鹏鸟飞升。鹏,传说中能展翅万里的大鸟。补天:谓为朝廷效力。此处的天喻朝廷。蹶青云:在青云中跌倒。此喻挫折、失败。蹶:跌倒。奋羽:奋翅高飞。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汉·刘邦《鸿鹄歌》鸿鹄(hú):即天鹅,善于远翔。举:飞。就:丰满。横绝四海:四海尽处无不飞到。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龙吟虎啸:象龙的长鸣,虎的咆哮。凤煮鸾翔:象凤鸾一样飞翔。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翥(zhù):鸟飞。鸾(luán):旧时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坚志者,功名之柱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坚强的意志,是建立功名的支柱。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清·顾炎武《积雨》一锥土:立锥之地,形容土地极小。指没有财产。四海心:胸怀四家的情感。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南朝·宋·鲍照《代朗月行》重:贵重。意气:志气。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抛弃象燕雀那样的小志,羡慕象鸿鹄那样的高飞。
舟大者重任,马骏者远驰。
隋·杨坚《诏苏威》大船能装载得多,良马能奔驰得远。喻志向远大的人能成大事。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大丈夫一落千丈定要有在天下各处建功立业的大志向。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佐:辅佐。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引申为天地、世界等的代称。
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
唐·孟郊《送温初下第》孤岳云:指高耸着的山岳上的云朵。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汉·徐干《中论》恤:怜悯。倦:疲倦。有道德学问的人,总是不怜惜年华的衰老,而是担心意志的消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小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了解杰出人物的雄心壮志。
有志事竟成。
宋·陆游《雪夜作》竟:终于。抱有大导而坚持上进的人,最终必然成就事业。
丈夫志气本冲天。
宋·吴可《学诗诗》本:本来,原来。冲天:喻高昂强劲。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终其志。
宋·赵令畴《侯鲭录》逸:超迈。乾坤:天地。用风浪般的磨练来超迈其情趣,用天地间的奋斗来实现其志向。
志正则众邪不生。
《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志正:志趣刚正。众邪:各种邪念。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晋·左思《咏史》振衣:抖衣。仞:古代以八尺寸一仞。濯(zhuó):洗涤。在高高的山巅上迎风抖去衣上的灰尘,在悠长的河水里悠然洗去脚上的污秽。喻不为世俗所染。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不因为贫穷而改变节操,不因为卑贱而改变志向。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世态炎凉:旧指得势时人们就巴结,失势后就受到冷淡。炎凉:热冷。泛指世俗趋炎附势。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晋·傅玄《豫章行·苦相》四海:指国家。风尘:指人世间。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晋·欧阳修《临终诗》四方:指东南西北,泛指全国。游盘:游乐,盘桓。如果怀抱四方之志,那么到了哪里都可安心而有作为。
荷天下之重任。
汉·张衡《东京赋》荷:肩负。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及壮:到了壮年。封侯:有功于国家而获得朝廷封赏爵位。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唐·刘希夷《从军行》大丈夫志在清除万里疆域的尘泥秽物,岂能甘居洒扫小小的庭室。
乘运应须宅信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唐·李商隐《题汉祖庙》宅:居住,作动词用,有四海为家之意。八荒:八方荒远之地。池隍:有水为池,无水为隍,喻小天地。
拔山力尽,盖世心远。
唐·李白《拟别赋》盖世:压倒一世,无人比得过。用尽拔山之力,志在建立盖世的功劳业绩。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宋·王庭洼《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痴儿:指迷恋个人私情的人。天下奇:即要作天下的奇男子,创天下的奇业绩。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宋·刘过《盱眙行》应当具有移山填海的远大志向。
志顶江山心欲奋,胸罗宇宙气潜吞。
清·洪仁玕《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为了国家而立下奋发有为、气吞山河的志向。
有澄清天下之志。
清·梁启超《康有为传》具有澄清国家的浑浊现状的志向。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清·梁启超《志未酬》应具有整治天下事物的志向,并且只应前进而不应停歇;如略有成绩就以为志愿已经实现,就变成毫无志气的了。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近代·孙中山《无题》顶天立地:用头顶着天那样站着,形容气概豪迈。乾坤:指天地。谓立志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近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
谓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布衣:指平民百姓。异:卓越,与众不同。人虽处在平民百姓的境地而以国家大事为自己的责任,将来必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不要只去盘算个人的私利,而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周易·同人》通:贯通。天下之志:指献身天下的大志。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唐·李频《春日思归》酬:实现愿望。三尺剑:古时剑长三尺,这里泛指武功。感叹未能建立武功勋业,空负故乡父老之情。
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有才能和有道德的人,总是以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天下为己任。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以治理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宋·欧阳修《送张生》老骥:骥,千里马,喻杰出的人才,这里是作者自称。逾:即“愈”。表示年纪已大,壮心未已。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三国·魏·阮籍《咏怀》壮士多么意气激昂,报国大志要震惊八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谓英豪之士虽至晚年,仍象年老的骏马一样,满怀远大的志向。枥:马槽。烈士:勇于舍生取义或建功立业的猛士。
兰台著作,让阿兄独步,同心投笔,别有奇功著史册。
清·杨芳灿《百字令·过班定远墓》汉班超,父彪卒,家贫,为官府抄书养母,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西域五十余城国获得安宁,在西域三十一年,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兄班固为兰台令史,继父班彪未竟这志,完成名作《汉书》一书。超文章不及固。
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
唐杨炯《出塞》大丈夫都有志向,应当是建立功勋。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身材虽不高,而雄心勃勃不已。
鹏鵾谁来忆,谁谓凌凤翔?
唐·温庭筠《寓怀》鹏鵾:亦作“鹏鲲”,传说中极大的鸟和极大的鱼。比喻有奇才大志的人。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唐·高适《见薛大臂鹰作》寄言:托人传话。燕雀:比喻平庸的人。唣:吵闹。
鹏翼张风期万里。
唐·元稹《送友封》张:展开。期:期待。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朗月:明月。洁:洁净。心志象明月一样崇高,象秋霜一样洁净。
有导飞鸣人岂知?
唐·李颀《别梁鍠》人们怎会知道有志者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失摇直上:盘旋急剧的暴风一直飞升。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忠胆贯日,壮志凌云。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更:愈加。愈加的忠胆能贯通太阳,宏大的志向会直上云霄。
不知壮气今何以,犹得凌云贯日无?
唐·裴夷直《寄婺州李给事》壮气:豪壮的气概。凌云贯日:指豪迈的气概直上云霄,贯通太阳。
丈夫意气薄青云。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守诗酒傲王侯》意气:意志和气概。薄青云:逼近云霄。
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唐·范传正《李白墓碑序》骐骥:良马。意:意图,志向。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慨叹壮志付诸流水。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崇学》一篑之土:篑(kuì),盛泥土的筐子,指一筐泥土。三寸之坎:很浅的坑穴。意谓要成就功业,必须立大志有恒心。
鸿鹄在寮廓,骐骥终腾骧。
宋·徐梦宰《弹子岩》寮廓:辽阔、空廓。寮,同“辽”。腾骧:奔腾前进。天鹅志在辽阔的天空,良马始终在奔腾不息。以天鹅、骐骥喻志气远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奇伟瑰怪:奇特雄伟,瑰丽怪异。观:景观。险远:艰险遥远之外。世上非常的功业,常在艰险遥远之处,非有志之士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麒麟坠地思千里。
宋·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动物。这里借喻杰出的人才。思千里:比喻志气远大。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宋·文天祥《酹江月》算:数。元:原来,同“原”。天地间的大物要数蛟龙了,它志大不会长期呆在池中。
心藏风云世莫知。
唐·李白《猛虎行》风云:比喻才气豪迈或行事壮烈,或指经天纬地的大志。
天下英雄谁敌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北固楼:又名北顾楼,在今江苏丹徒县北固山。曹刘:曹操和刘备。生子句:曹操赞誉孙权的话。
上下四方男子志,肯临岐、昵昵儿曹语,呼大白,为君举。
宋·吴潜《贺新郎·送吴季永侍郎》临岐:分别的时地。昵昵:亲切、亲密。儿曹:孩子们。大白:大酒杯、大酒樽。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
宋·李璮《水龙吟》山河未收复,事业未成功,壮怀空激烈。
我欲乘风去击楫中流誓。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乘风去:宋(南朝)宗悫少时,叔父问他志愿,答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击楫句:东晋祖逖渡江北伐秦,在江中击楫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子核而夏济(渡江)者,有如大江(一去不返)。”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人,消息传来,人心振奋,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唱出人们的心声。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宋·石友《水调歌头》意谓志在四方,哪能默默没没过一生。
古人论立志:建功·立业(一)
(2010-07-12 20:02:14)古人论立志: 建功·立业 (一)_花间挹香_新浪博客 (sina.com.cn)
志,气之帅也。
《孟子·公孙丑上》 气:气质,精神状态。立向是人的气质的统帅。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冥冥:专心致志。昭昭:明显。惛惛:静默,专一。赫赫:显赫,盛大。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堵生·立志》大志不树立,天下间就没有可成功的事。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漾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堵生·立志》一个人不立志,就象无舵的船,无缰的马,到处漂荡奔跑,最终能达到哪里呢?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宋·陆九渊《语录下》人们只有忧虑自己没有志向,有了志向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三军:古代军队分左中右或前中后三军。帅:将帅,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匹夫:平民百姓。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夺去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少年心事当拿云。
唐·李贺《致酒行》心事:怀抱高昂奋发的志向。拿:牵引,抉取。年轻人怀抱高昂奋发的志向好比要上天拿云。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唐·陈子昂《感遇》鱼儿嬉游喜欢深池,鸟儿栖居要在高枝。比喻高尚远大的理想追求。
不应常在藩篱下,他日凌云谁见心。
唐·崔兴宗《青雀歌》藩篱:燕雀之类小鸟常飞栖的地方,喻寄住别人的门户。凌云:喻大志。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唐·李隆基《赐新罗王》青青志:朝气勃勃的志趣。恒:常。要更加珍重朝气勃勃的志趣,遇到任何艰难挫折都要坚持而不改变。
英雄儿女各千秋。
宋·陆游《枕上作》各千秋:指志向兴趣和作为各不相同。
此生竟出古人下,有志尚如少年时。
宋·陆游《自嘲》表达诗人矢志不服老的精神境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宋·苏轼《晁错论》古时候能建立大事业的人,不仅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而且还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强行者有志。
《老子》第33章 顽强地奋进的人必有志气。
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
《管子·水地》函:包容。凌:升。形容人要立大志,纵横驰骋,上下自如。
若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负:背弃。竟:终于。只要是下了苦功的人,天就不会亏待他;只要立志而奋斗不息,事业最终会成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官》功业崇高只有靠志向,学业广博只有靠勤奋。
志当存高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存:保存。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
志鹏举以补天,蹶青云而奋羽。
三国·魏·曹植《玄畅赋》鹏举:鹏鸟飞升。鹏,传说中能展翅万里的大鸟。补天:谓为朝廷效力。此处的天喻朝廷。蹶青云:在青云中跌倒。此喻挫折、失败。蹶:跌倒。奋羽:奋翅高飞。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汉·刘邦《鸿鹄歌》鸿鹄(hú):即天鹅,善于远翔。举:飞。就:丰满。横绝四海:四海尽处无不飞到。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龙吟虎啸:象龙的长鸣,虎的咆哮。凤煮鸾翔:象凤鸾一样飞翔。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翥(zhù):鸟飞。鸾(luán):旧时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坚志者,功名之柱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坚强的意志,是建立功名的支柱。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清·顾炎武《积雨》一锥土:立锥之地,形容土地极小。指没有财产。四海心:胸怀四家的情感。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南朝·宋·鲍照《代朗月行》重:贵重。意气:志气。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抛弃象燕雀那样的小志,羡慕象鸿鹄那样的高飞。
舟大者重任,马骏者远驰。
隋·杨坚《诏苏威》大船能装载得多,良马能奔驰得远。喻志向远大的人能成大事。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大丈夫一落千丈定要有在天下各处建功立业的大志向。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佐:辅佐。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引申为天地、世界等的代称。
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
唐·孟郊《送温初下第》孤岳云:指高耸着的山岳上的云朵。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汉·徐干《中论》恤:怜悯。倦:疲倦。有道德学问的人,总是不怜惜年华的衰老,而是担心意志的消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小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了解杰出人物的雄心壮志。
有志事竟成。
宋·陆游《雪夜作》竟:终于。抱有大导而坚持上进的人,最终必然成就事业。
丈夫志气本冲天。
宋·吴可《学诗诗》本:本来,原来。冲天:喻高昂强劲。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终其志。
宋·赵令畴《侯鲭录》逸:超迈。乾坤:天地。用风浪般的磨练来超迈其情趣,用天地间的奋斗来实现其志向。
志正则众邪不生。
《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志正:志趣刚正。众邪:各种邪念。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晋·左思《咏史》振衣:抖衣。仞:古代以八尺寸一仞。濯(zhuó):洗涤。在高高的山巅上迎风抖去衣上的灰尘,在悠长的河水里悠然洗去脚上的污秽。喻不为世俗所染。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不因为贫穷而改变节操,不因为卑贱而改变志向。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世态炎凉:旧指得势时人们就巴结,失势后就受到冷淡。炎凉:热冷。泛指世俗趋炎附势。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晋·傅玄《豫章行·苦相》四海:指国家。风尘:指人世间。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晋·欧阳修《临终诗》四方:指东南西北,泛指全国。游盘:游乐,盘桓。如果怀抱四方之志,那么到了哪里都可安心而有作为。
荷天下之重任。
汉·张衡《东京赋》荷:肩负。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及壮:到了壮年。封侯:有功于国家而获得朝廷封赏爵位。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唐·刘希夷《从军行》大丈夫志在清除万里疆域的尘泥秽物,岂能甘居洒扫小小的庭室。
乘运应须宅信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唐·李商隐《题汉祖庙》宅:居住,作动词用,有四海为家之意。八荒:八方荒远之地。池隍:有水为池,无水为隍,喻小天地。
拔山力尽,盖世心远。
唐·李白《拟别赋》盖世:压倒一世,无人比得过。用尽拔山之力,志在建立盖世的功劳业绩。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宋·王庭洼《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痴儿:指迷恋个人私情的人。天下奇:即要作天下的奇男子,创天下的奇业绩。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宋·刘过《盱眙行》应当具有移山填海的远大志向。
志顶江山心欲奋,胸罗宇宙气潜吞。
清·洪仁玕《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为了国家而立下奋发有为、气吞山河的志向。
有澄清天下之志。
清·梁启超《康有为传》具有澄清国家的浑浊现状的志向。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清·梁启超《志未酬》应具有整治天下事物的志向,并且只应前进而不应停歇;如略有成绩就以为志愿已经实现,就变成毫无志气的了。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近代·孙中山《无题》顶天立地:用头顶着天那样站着,形容气概豪迈。乾坤:指天地。谓立志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近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 谓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布衣:指平民百姓。异:卓越,与众不同。人虽处在平民百姓的境地而以国家大事为自己的责任,将来必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不要只去盘算个人的私利,而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周易·同人》通:贯通。天下之志:指献身天下的大志。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唐·李频《春日思归》酬:实现愿望。三尺剑:古时剑长三尺,这里泛指武功。感叹未能建立武功勋业,空负故乡父老之情。
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有才能和有道德的人,总是以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天下为己任。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以治理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宋·欧阳修《送张生》老骥:骥,千里马,喻杰出的人才,这里是作者自称。逾:即“愈”。表示年纪已大,壮心未已。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三国·魏·阮籍《咏怀》壮士多么意气激昂,报国大志要震惊八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谓英豪之士虽至晚年,仍象年老的骏马一样,满怀远大的志向。枥:马槽。烈士:勇于舍生取义或建功立业的猛士。
兰台著作,让阿兄独步,同心投笔,别有奇功著史册。
清·杨芳灿《百字令·过班定远墓》汉班超,父彪卒,家贫,为官府抄书养母,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西域五十余城国获得安宁,在西域三十一年,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兄班固为兰台令史,继父班彪未竟这志,完成名作《汉书》一书。超文章不及固。
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
唐杨炯《出塞》大丈夫都有志向,应当是建立功勋。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身材虽不高,而雄心勃勃不已。
鹏鵾谁来忆,谁谓凌凤翔?
唐·温庭筠《寓怀》鹏鵾:亦作“鹏鲲”,传说中极大的鸟和极大的鱼。比喻有奇才大志的人。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唐·高适《见薛大臂鹰作》寄言:托人传话。燕雀:比喻平庸的人。唣:吵闹。
鹏翼张风期万里。
唐·元稹《送友封》张:展开。期:期待。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朗月:明月。洁:洁净。心志象明月一样崇高,象秋霜一样洁净。
有导飞鸣人岂知?
唐·李颀《别梁鍠》人们怎会知道有志者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失摇直上:盘旋急剧的暴风一直飞升。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忠胆贯日,壮志凌云。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更:愈加。愈加的忠胆能贯通太阳,宏大的志向会直上云霄。
不知壮气今何以,犹得凌云贯日无?
唐·裴夷直《寄婺州李给事》壮气:豪壮的气概。凌云贯日:指豪迈的气概直上云霄,贯通太阳。
丈夫意气薄青云。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守诗酒傲王侯》意气:意志和气概。薄青云:逼近云霄。
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唐·范传正《李白墓碑序》骐骥:良马。意:意图,志向。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慨叹壮志付诸流水。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崇学》一篑之土:篑(kuì),盛泥土的筐子,指一筐泥土。三寸之坎:很浅的坑穴。意谓要成就功业,必须立大志有恒心。
鸿鹄在寮廓,骐骥终腾骧。
宋·徐梦宰《弹子岩》寮廓:辽阔、空廓。寮,同“辽”。腾骧:奔腾前进。天鹅志在辽阔的天空,良马始终在奔腾不息。以天鹅、骐骥喻志气远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奇伟瑰怪:奇特雄伟,瑰丽怪异。观:景观。险远:艰险遥远之外。世上非常的功业,常在艰险遥远之处,非有志之士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麒麟坠地思千里。
宋·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动物。这里借喻杰出的人才。思千里:比喻志气远大。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宋·文天祥《酹江月》算:数。元:原来,同“原”。天地间的大物要数蛟龙了,它志大不会长期呆在池中。
心藏风云世莫知。
唐·李白《猛虎行》风云:比喻才气豪迈或行事壮烈,或指经天纬地的大志。
天下英雄谁敌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北固楼:又名北顾楼,在今江苏丹徒县北固山。曹刘:曹操和刘备。生子句:曹操赞誉孙权的话。
上下四方男子志,肯临岐、昵昵儿曹语,呼大白,为君举。
宋·吴潜《贺新郎·送吴季永侍郎》临岐:分别的时地。昵昵:亲切、亲密。儿曹:孩子们。大白:大酒杯、大酒樽。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
宋·李璮《水龙吟》山河未收复,事业未成功,壮怀空激烈。
我欲乘风去击楫中流誓。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乘风去:宋(南朝)宗悫少时,叔父问他志愿,答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击楫句:东晋祖逖渡江北伐秦,在江中击楫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子核而夏济(渡江)者,有如大江(一去不返)。”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人,消息传来,人心振奋,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唱出人们的心声。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宋·石友《水调歌头》意谓志在四方,哪能默默没没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