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吟视界
行吟视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0
  • 关注人气:5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2021-04-27 08:02:05)
标签:

海南琼州

七十二洞

火山熔岩隧道

荣堂石屋古村

行吟视界

分类: 行走之美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108平方公里的世界级马鞍岭火山口地质遗迹,造就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重要分支的七十二洞熔岩隧道。这里聚集的“天生桥”“塌陷坑”“天窗”等十分丰富的地质构造,在国内外不仅极为罕见,而且极具重要科学价值

牛年正月,春风拂面,让我们一起去探访这个神奇的洞穴群




|主打|FEATURE
走进隧道   感受神奇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位于海口市中心15公里的秀英区石山镇七十二洞,距离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马鞍岭火山景区(海口火山口公园)仅2.5公里,紧邻石山古村落荣堂村。臆想不到的是,村旁一条毫不起眼的小道,正是打开大地神奇的魔幻钥匙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初进入石山七十二洞,你会感觉这个被地质专家誉为火山岩洞的博物馆,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颇具规模,顺着斜坡即可来到进口洞穴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穿过第一个洞穴,粉竹林间展露出左右两个洞口。洞口顶端的火山岩壁并非很厚实,甚至厚度竟然不足1米,犹如一座“天生桥”连续跨越熔岩隧道的两个洞口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按照左进右出的习惯,我们从左侧洞口进入熔岩隧道。洞内光线虽然昏暗,但洞室里的空间却让人豁然开朗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斜阳时分,是光线射入七十二洞熔岩隧道洞口最为充分的时段。我们与海南大学的两位学生在此不期而遇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此时熔岩隧道的岩壁,在斜阳的映照下,火山岩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正是观察万年地质遗迹奇观的最佳时段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据地质学家考证,琼北火山喷发于新生代早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历经万年沧海,大地变迁,雷琼世界地质公园里仍保存着30多条这样的火山熔岩隧道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其中最长的熔岩隧道达2000余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实为国内外罕见的火山口地貌遗址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若非身临熔岩隧道,你完全没法想象七十二熔洞的幽深、神奇、美丽,每个熔洞的洞口几乎都有茂密粉竹或其它灌木遮盖,不适有心专访则很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塌陷坑”与“天窗”是熔岩隧道地质构造的显著特征。如若在中午时分进入七十二熔洞,阳光将从这里的“天窗”直射入洞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这里一洞连一洞,大洞连小洞,洞内曲径通幽,天外有天,各种熔岩火山地质构造千姿百态,煞是壮观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塌陷坑”洞口,置身隧洞之中,幽深神秘的景象却让你刮目相看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据说七十二熔洞里最大的卧龙洞洞长3公里,高7米,宽10米,洞内平坦宽阔,可同时开进两部大卡车,能够容纳一万余人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这座天然的熔岩隧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它是在火山喷发时熔岩流表里冷凝速度不一所致。其中厚度较大的熔岩流表壳首先冷却,其下面的熔岩继续流动,最终熔岩流排空而遗留下的壮观隧道洞穴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七十二熔洞是由多条熔岩隧道在此交汇而成的,且因隧道多处塌陷而被分割成数十个熔岩隧道段,因而得名“七十二洞”。万余年过去了,这里的火山岩熔洞依旧保存着未被开发的原始完好状态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一缕斜阳将我的身影映照在火山岩壁上,给昏暗的洞穴带去一片清明,七十二熔洞呈现出火山岩地貌的迷人风姿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为有效保护这座天然的火山岩洞博物馆,海口市人民政府设立了“七十二洞地质遗迹保护区”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由于缺乏专业向导和照明,且天色将晚,我们仅观摩了780米纵横交错的熔岩隧道系统,便从长满绿被的半圆形洞口走出天然洞穴。至于“七十二洞”到底有多少个“洞”,至今尚未准确弄清,许多洞穴还没人进去过,熔洞延伸到哪里也没人知道,有的也许就在村道、石屋的下面吧





|周边|PERIMETER
石屋村落  荣堂古村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沿着村民通往耕地和休息乘凉的小道右转,走出几十米远,一座用火山石修建的狭窄风雨门映入眼帘,清光绪三十年镌刻的“太古仙门”四个大字立于门头。这就是始建于宋朝,历史超过800年的石山镇荣堂村的古村部分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踏过火山石铺就的荣堂古村道,只见两旁砌筑的围墙并不高,一户户人家的院落和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用火山石砌筑而成的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荣堂古村里,每一栋石屋都传承数代,刻下的都是一段段历史,从外面看,一些石头墙的外表平整,每块石块却保留着天然岩石不规则的形状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荣堂古村的先人们,将较为规则的火山石垒砌成院墙,不甚规则的石头之间则用泥灰粘合修建成的一座座石屋,至今仍具有使用功能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脚下火山石铺就的村道,历经古村历史的风风雨雨,多孔的火山石早已被历代村民们的双脚磨光发亮,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印记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古村里的道路或为顺直,或为弯曲,将村民们依势而建的星落石屋串联起来,形成了琼北地区火山岩石村的代表性村落,海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这座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气空状玄武岩垒建起的村庄里,不少石屋前都摆放着许多大型蓄水缸。皆因这里是火山岩区,浅层地表很难打井取水,过去村民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上山下坡去挑。现在石村也通上了自来水,这些水缸仍旧立在这里似乎在诉说一段已经模糊的历史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正当我们为在荣堂古村里许久未见村民出入而纳闷时,巧遇了傍晚巡村的荣堂村现任年轻村长。据村长介绍,村里的居民基本上都已搬到了新村,只有极少数难舍古村落的老人还习惯在这里留下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虽然儿女们为留下的老人修缮了石屋,但这位有着责任担当的村长,依旧会经常来古村巡查,走访依然生活在石村里的老人们,嘘寒问暖他们的生活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老人们保持着石屋古村的原住生活状态,延续着与火山和谐相处的脉络,把我们带进那段未被荒废古老文明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黄昏里漫步古村,犹如走进一个石头的世界,灰黑色的石巷,曲径通幽的石路,两旁草木葳蕤,幽幽古村,不语石院、旧屋石屋划过眼前,或保留完整,或遗迹依稀,朴素古拙,引人遐想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不远处的古村之外,一座座新村建筑拔地而起,雕龙飞檐的荣堂公庙又已新近落成。村干部喜上眉梢、如数家珍地讲述着这些年来荣堂村的巨变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村民们茶余饭后正在村里的灯光球场上举行传统的排球赛,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新春的喜庆和愉悦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告别石山七十二洞与荣堂古村时,正值晚霞余晖洒满天际。万年前雷琼火山群喷发后,火山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先人们渐渐的来到琼州大地繁衍生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但用遍地的火山玄武岩筑起了自己的家园,也创造了生生不息的火山石文化,构成了以热带城市火山生态与文化为内涵的地质公园







 Xingyin @ HaikouHainanChina

                  


 


 
Seventy-two Caves Lava Tunnel
Into the Volcano Feel the Magic




荣堂七十二洞,万年前火山群喷发造就熔岩隧道洞穴,国内外极为罕见



Still
【ColourblindTimirag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