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柬埔寨】拯救遗产,吴哥的辉煌重现

(2015-06-30 17:42:14)
标签:

柬埔寨

吴哥

文化遗产

人文地理

行吟视界

分类: 追光逐影

 

http://s3/mw690/0019IRWbgy6TfydROhk22&690

 

清晨,是柬埔寨旱季一天中最舒适的时光。与晨光初照的吴哥寺道别后来到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这座由中国政府援助保护修复的吴哥古迹工程,历经 130 个月的实施,已于 6 年前完工。建于 12 世纪初的周萨神庙,正式以完整的姿态接纳游客

 


THE BEAUTY OF ANGKOR

 

我在寻找什么?

不是华丽的宫殿,不是崇高的殿宇,

而是在被时间淹没的干涸水库里,

曾经有过的丰饶富裕的生活向往……

——蒋勋

 

在吴哥的每一天,日程都安排得很满。整个吴哥古迹建筑群规模宏大,外观雄伟。我觉得,发现吴哥之美的意义,在于呼唤后人珍惜和保护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今天观察到的神庙建筑,大多经过了后人的保护修复。在柬埔寨暹粒市周围 300 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各种古建筑 960 余座,其中包括重要古迹 60 多处。它们建于公元802~1219年的吴哥王朝,前后历经了 400 多年之久,记载着高棉民族辉煌的历史进程。

当我参观完此行的最后一座古建崩密列(Beng Mealea),站在那片废墟里,回想几天里自己的行程,穿过的廊道,仿佛是浓缩的生命历程。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相比吴哥王朝在千年繁华后成为废墟的历史进程,人的生命长度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面对繁华褪逝后的苍凉,我们庆幸,这里更多的历史遗迹得以保护和修复。千年以后,我们还能如此近距离的触摸它们的物状脉搏,这就是先人们对吴哥的创造与后人们对文明传承结合在一起的巨大贡献。http://s11/middle/3f2b78fbg9c9da6f1c83a&690

 

 

     周萨神庙 (Chau Say Tevoda)    

 

 

http://s1/mw690/0019IRWbgy6Th0rSiti20&690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建于 12 世纪初,为印度教寺庙,属小吴哥建筑风格。虽是吴哥古迹中一座较小的寺庙,但其建筑布局所反映出来的宗教内涵又独具特色

 

 

http://s8/mw690/0019IRWbgy6TrEYUMPZ97&690
周萨神庙主体建筑中的西塔门、中央圣殿、东塔门与高架甬路、十字平台、神路贯穿于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其他建筑物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


 

http://s4/mw690/0019IRWbgy6TiFuNnXlf3&690

 

在围墙以内的主体建筑又以象征须弥山的中央圣殿主塔为中心,统帅全局,其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显示出主次分明的成熟组合


 

http://s6/mw690/0019IRWbgy6TiFzTxXv45&690

 

建筑体组合的极为紧凑,使整个神庙院落的空间显得狭小,人在其中,有一种森严而神秘的感觉,同时中央主塔更显气势

 

 

http://s12/mw690/0019IRWbgy6ToW42Uxd5b&690

 

由于受有限的结构跨度的制约,建筑体内部的空间也极为狭小,一些建筑部位通常情况下不适合居住,仅具象征意义


 

http://s7/mw690/0019IRWbgy6ToW3EYce16&690


质地较为密实的砂岩石主要用于建筑外侧结构的砌筑,并被雕刻出各种花饰;红色角砾岩石质地坚硬、孔隙较大,主要用于基础内部结构和内衬墙的砌筑


 

http://s12/mw690/0019IRWbgy6ToW2VYLhfb&690


由于设计时建筑结构存在缺陷,加之 20 世纪 70 年代历经了近 20 年战乱的浩劫,神庙的保护修复任务十分繁重,修复后建筑物的石材与原貌也由区别。一位游僧正在周萨神庙主殿前


 

http://s7/mw690/0019IRWbgy6TmTCRsYS06&690

 

修复后的周萨神庙尽最大可能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中国工匠们为此付出了加大的心血。一位面向和善的游僧游览时,我以神庙的侧墙上的女神浮雕为背景拍摄这张图片,试图再现当年神庙的情形


 

http://s12/mw690/0019IRWbgy6Tgox5NMfdb&690

 

旱季的柬埔寨,阳光下非常炎热,周萨神庙的背光面却十分阴凉。一位来吴哥的自助游客,手握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翻译本正席地阅读

 


http://s15/mw690/0019IRWbgy6ToW2Bn4yae&690

 

周萨神庙对面,与之相距 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与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也完全一样


 

http://s1/mw690/0019IRWbgy6ToW3j24E00&690

 

周萨神庙建筑群修复前,由于地基与基础、建筑物的构造方法,水患、高大植物的危害和人为、虫蚁菌类的破坏,加之年久失修等因素,神庙遭到大面积坍塌破坏。中国援助的保护修复工程,从材料、结构到建筑形式,从排险、除患到石雕构件的清洗和修补加固,都遵照文物保护维修的各项原则进行,从而再现了吴哥古建筑的辉煌

 

 

 

     茶胶寺 Ta Keo)    

 


http://s14/mw690/0019IRWbgy6Tgoxtyixad&690

 

离开周萨神庙,天渐渐阴沉下来,不远处的茶胶寺(塔高寺,Ta Keo)正在保护修复。这座 1000 多年前由吴哥国王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兴建的庙宇,依然由中国政府援助保护


 

http://s16/mw690/0019IRWbgy6TgoxKTld1f&690

 

茶胶寺位于吴哥城东,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以自身的建筑结构,独特地呈现了朴素粗狂的美

 


http://s1/mw690/0019IRWbgy6Tgoy4efC80&690

 

相传茶胶寺在修建过程中,因为意外的原因被中止了雕饰。因此,其建筑之美归零到只是材料和结构本身


 

http://s13/mw690/0019IRWbgy6TgoymQHi3c&690

缺少完整雕琢的石材堆砌成的建筑物,犹如一张张空白的画布,留下了未完成的五官面孔, 相伴着天地初始的寂静,也构成了茶胶寺独特的艺术魅力

 

 

     巴孔寺 Bakheng)    

  

 

http://s14/mw690/0019IRWbgy6TpRWPEDz5d&690

 

当我来到位于罗洛斯(Roluos)遗址内的巴孔寺(Bakheng)时已近正午,通往巴孔寺的土道护城河边旁白色的三角梅盛开,在灿烂阳光的强烈照耀下,“神殿山”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http://s3/mw690/0019IRWbgy6TpRWtsEa02&690

 

巴孔寺与普力科寺(Preah Ko)同为吴哥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Ⅰ)修建,红色砖塔的喀拉凡寺(Prasat Kravan)相伴其右侧


 

http://s12/mw690/0019IRWbgy6TpRX3eNteb&690

 

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Ⅰ)在完成了祭祖的宗庙普力科寺之后,动工修建了首都第一座祭祀天神的“神殿山”(Temple-mountain)巴孔寺


 

http://s8/mw690/0019IRWbgy6TpRXAM5xc7&690


巴孔寺以五层逐渐缩小的平台,建构起“山”的象征,和埃及的金字塔的前身结构几乎完全一样。而到了最上一层,平台尺度只有底层的1/3,中央高塔把人们的视觉笔直拉高,使信徒在攀爬陡直的阶梯时感受信仰的力量


 

http://s8/mw690/0019IRWbgy6TpRXX2oDf7&690

 

底层的空地上摆放着破损的雕塑,很像张开嘴巴的鳄鱼,上下堆满了类似尼玛石的块体。这是否与巴孔寺修建在罗洛斯河旁,表达人们的某些期愿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http://s3/mw690/0019IRWbgy6TpRYheKKe2&690

 

巴孔寺的面积很大,作为当时国都的国家寺庙,巴孔寺可以说是罗洛斯遗址上最重要的建筑,在吴哥王超迁都之前,这些建筑群说明,人类已经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定位


  

     崩密列 Beng Mealea)    

 

 

http://s7/mw690/0019IRWbgy6TpS9NuV856&690

 

崩密列(Beng Mealea)远离吴哥古迹群 40 公里,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原意是“荷花池”。这座寺庙在建筑形式上为印度教寺庙,但它的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这座混搭的寺庙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


 

http://s16/mw690/0019IRWbgy6Tt1WD02Xbf&690
据台湾游客称,宫崎骏的著名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原型就是崩密列。在阴晴相间的下午来到崩密列,密林笼罩下的寺庙遗迹,给人以梦幻,残破、荒凉、神秘、奇异的感觉

 

http://s4/mw690/0019IRWbgy6Tt2RPndpd3&690
阵雨过后,废墟边的湿滑,废弃的庭院和石塔之间生长了茂密的树木草丛,长满青苔的石块、石阶散落院内。战乱时,这里一直都是最难到达的地方。如今有了铺筑的道路,使得很多游人慕名而来

 


http://s16/mw690/0019IRWbgy6TpSaPFtZef&690

 

昔日的荷花池早已毁坏,多处已是干枯见底。寺庙的历史无人知晓,由于损坏留给后人的信息也十分缺乏,只能从建筑特色和风格猜测是12世纪时的建筑物。寺内散发的杂乱荒凉的气息,成为电影导演们的最爱

 

 

http://s1/mw690/0019IRWbgy6TpS9tKeY00&690

 

如今的崩密列很像当年外国探险家发现吴哥时的样子:寺庙坍塌严重,被树木掩映,似乎无路可走,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进入其间,便会发现永远有惊喜在前面,而且也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着的是怎样的惊喜。废墟上,一个柬埔寨小女孩对着我的镜头做出“V”的手势。她(们)比我们更了解这里,有更多美好的愿景蕴藏在心间


 
 

http://s3/mw690/0019IRWbzy7pF46nggW42&690
写完这篇博客,距离我离开吴哥已有 6 个月。耕耘博客,我肯定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但我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要为吴哥留下些东西



http://s2/mw690/0019IRWbzy7pF4rX5h751&690

在吴哥的日子里,孩子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她)们的眼神天真、单纯,让游人们的怜爱之心油然而生



http://s7/mw690/0019IRWbzy7pF61p9lAa6&690

这个友好邻邦基础设施落后,更多的学龄孩子不得不过早为生计而劳作,但是他们勤奋、善良

或许,我能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的介绍和图片的记录

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吴哥古迹的欣赏与敬畏

还有对那些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后代们送上深深祝福

 


http://s7/mw690/0019IRWbzy7pF44rON856&690
还记得那天早上我拍摄完吴哥窟日出后,匆匆搭乘 TUTU 车经过小吴哥护城河的情景

宽阔的河面上晨雾飘渺,天空弥漫着流光溢彩

善良、友好的高棉年轻人,伴着晨光并肩在护城河边奔跑

这个古老的国度并不富裕,仅仅依靠自身的国力还难以保护修复祖先们留下的古老文明

但他们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的人,这里的文化遗产正在重现那时的辉煌

 

 




 Xingyin @ Angkor, Cambodia


 
 
SAV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E BEAUTY OF ANGKO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