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柬埔寨吴哥高棉的微笑人文地理行吟视界 |
分类: 追光逐影 |
http://s15/mw690/0019IRWbzy7ycntUJZkbe&690
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里的巴戎寺(Bayon),49
座巨大的四面佛塔雕像,典型的高棉人面容,座座面带深邃而迷人的安详微笑,据说这是建造巴戎寺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面容,堪称令吴哥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THE BEAUTY OF ANGKOR
当一切的表情一一成为过去,仿佛从污泥的池沼中升起的一朵莲花,
那微笑成为城市高处唯一的表情,包容爱恨,超越生死,通过漫长的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
告别小吴哥(吴哥寺,Angkor Wat),信步 3 公里,通过南门(South Gate)进入大吴哥城。你会发现吴哥王朝的建筑十分端庄方正,无论是尺度甚大的吴哥城,还是比例较小的寺院,都是方正布局,规矩秩序严谨。
吴哥建筑的威严与恢宏,体现在严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由平缓到陡峭,让人们领悟通往信仰的高度,修行必须精进专一,才能完成心灵的朝圣。这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在结构上明显不同,它寓意着信仰的高度不仅能仰望,而且通过身体的攀爬实现信仰的崇高。
当你走过吴哥,方能领悟吴哥建筑里蕴含着丰富的信仰力量,这种力量带给人们在领略“高棉的微笑”时抗拒攀登中内在的慌乱,让永恒的淡定微笑永驻心间。人们对高棉的微笑有着各自的解读,然而,美,也许总是在可解与不解之间存在。
我相信,在对视“高棉的微笑”后,审视对美的理解,对微笑的领悟,都将受用今生。http://s11/middle/3f2b78fbg9c9da6f1c83a&690
http://s5/mw690/0019IRWbzy7ycnHugBK44&690
吴哥城的南门是百姓通行之门,城门的中央的雕像巨大而威严,门前的护城河桥上,左侧是天神,右侧是阿修罗的塑像,他们共同守护着通王城(Angkor
Thom)
http://s13/mw690/0019IRWbzy7ycnBkNBObc&690
巴戎寺是阇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从印度教改信佛教的他,将整个寺庙以佛教教义的须弥山(Meru)为概念而起造。中部拔尖、磊磊环堆的佛像塔群代表须弥山,49
座尖塔(现存 37 座)上一百多面佛像面带静穆的微笑
http://s15/mw690/0019IRWbzy7ycnOKW4ebe&690
阇耶跋摩七世无愧为高棉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他主持修建并亲自督察了巴戎寺、城门等王城的经典建筑,让高棉民族为人类贡献了这座伟大而神奇建筑群
http://s16/mw690/0019IRWbzy7ycnUZLKnaf&690
八百多年过去了,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祥和温暖的微笑,以佛的表情征服了高棉人,也将高棉人的精神和气息传递给世界
http://s2/mw690/0019IRWbzy7ycnYDED7c1&690
远观巴戎寺,宛如一座高耸的山体,整个建筑体分为三层,高度 45
米。它的体量都不是以人为标准,而是以人们心中神的尺度。在神庙的二层,3 位游僧正攀爬进内
http://s7/mw690/0019IRWbzy7ycnYndf806&690
所幸的是巴戎寺回廊壁画现存完整,其著名度与佛面塔齐名。长达 1200
米的浮雕饰带,令人惊叹的刻画了 11000 个 人物,彷佛一部缓缓进行的电影,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http://s8/mw690/0019IRWbzy7ycubG53p87&690
丰富且生动的浮雕,全景式地展现了战争史迹、寻常百姓生活百态、洞里萨湖风光等当时的情景,弥足珍贵的
http://s4/mw690/0019IRWbzy7ycuaUhqjc3&690
从每一个角度观察巴戎寺回廊的浮雕,都能折射出高棉艺匠雕刻技法的精湛。浮雕在宏伟之中显现均衡与和谐,尤其是高棉对抗占婆的战争厮杀场面刻画更为生动难得
http://s8/mw690/0019IRWbzy7ycohXMJV17&690
巴戎寺的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似乎寓意着需要通过跋山涉水的修行才能到达信仰的高度。在空地周边,人们利用现场的石块由大而小,堆起了类似无字的尼玛石堆
http://s6/mw690/0019IRWbzy7yctNP35r35&690
具有仪式意味的“空中宫殿”(Phimeanakas),陡峻、神圣。它是皇宫内现存较完整的建筑,为三层加高金字塔造型,由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Ⅱ)在位时所建。这座石造非常神秘,当初只有真腊国王可以上去
http://s5/mw690/0019IRWbzy7ycoxnfUg34&690
庄严壮观、浑厚大气的巴芳寺(Baphuon)是乌岱亚迪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Ⅱ)所建的国寺,正殿为五层逐渐缩小的金字塔建筑,倒映在庭院的池塘中
http://s3/mw690/0019IRWbzy7ycsTjTyy92&690
巴芳寺引道上的建筑,周边绿树围绕,使人产生肃穆安静的感觉。修长笔直的引道底端,就是高峻雄伟的正殿
http://s15/mw690/0019IRWbzy7ycsICEDY5e&690
吴哥王朝的皇宫巴本宫殿现存已不完整,只剩台基遗址。皇宫前的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长度超过三百米,共有三个平台。东南部的梯级左右两侧以三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著莲花,平台的墙壁上是厚皮动物和神鸟的雕塑
http://s15/mw690/0019IRWbzy7ycsF8DN44e&690
象台的外观,主要是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更有迫真的打猎场面,栩栩如生。古代的吴哥国王,站在象台上检阅马队、车队、象队等各种公共仪式
http://s9/mw690/0019IRWbzy7ycsKNdFu18&690
象台东北端的基台俗称“癫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巨大的浮雕非常精美,据说上面雕刻着创建大吴哥城的国王耶轮跋摩一世(Yasovarman
Ⅰ)的一千个妃子,号称千妃台,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http://s16/mw690/0019IRWbzy7ycpGiK2H4f&690
站在距离地面 67
米高的巴肯山的高台上,向北眺望,茫茫林海,大吴哥城就隐匿在里面。搭乘热气球,可在空中俯瞰落日中的吴哥寺。但更多的人们宁愿攀登上巴肯山,守候吴哥的日落
http://s10/mw690/0019IRWbzy7ycpKAMsx49&690
无论是高棉的游僧,还是远道而来的异国游客,大家都怀着一种崇敬之情,或是席地而坐,或是矗立石阶,等待日落时分的辉煌
http://s3/mw690/0019IRWbzy7ycpxU3QK02&690
从巴肯山放眼天边,橙红色的天空一群大雁列队飞过,我不知道迁徙的候鸟是否也通人性,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如此地眷顾巴戎寺高处的高棉微笑,和吴哥建筑群里留存的王朝辉煌
http://s3/mw690/0019IRWbzy7ycpAHKDM22&690
不到吴哥,你就不能完整领悟它曾经的辉煌,如今的残美。这里的废墟之中,有过生,有过死,有过繁华,有过人去城空。夜幕,月下,大吴哥城恢复了宁静,我在数码相机中翻阅回放那些吴哥镜像,脑海里却总是浮现出巴扬寺石雕上那一个个拥有迷人微笑的脸庞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何周遭,记住吴哥,记得微笑
■ ■
■ ■
|
|
SMILE OF
KHMER
THE BEAUTY
OF ANGK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