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庵

标签:
旅游 |
朱崖村向南,青州境内有三条近乎平行的东西向山沟,这是乡镇合并前原上庄乡的主要组成部分。前段时间进入中间一条山沟,本属无心插柳,没想到山沟的古村落保存非常完好,惊叹之余又去了最南边山沟,收获也颇丰。就剩下最北边的山沟了,沟里只有一个村子叫杨家庵,建筑风格应该跟看过的村子类似,周日有空,去探查一下。
杨家庵村子狭长,村民说,杨集庵,一条鞭,确实如此。进村有两条路,一条沿沟底向东,宽阔平整,是新路;另一条在半腰,略窄,是旧时的主街。我们不想看村里的新民居,就沿着老街向东走。
村头碰见老乡,说靠近山坡的老街北段有大片古宅,路边有一条条向北的小巷,多是石板铺就,向北是上坡,很陡,巷子两边次第展开一个个古旧的院落,坍塌废弃和仍有人住的参半。有一条小巷特别有画意,巷子口一户人家,七八级青石台阶,东屋山墙正对巷子口,石墙嶙嶙,一位老大爷正在台阶上清扫落叶。他家庭院里有全石的天井,北边是天然崖壁,下有一个水泥砌的池子,原以为里边有泉眼,大爷说这个池子是存水用的,村里放自来水的时候,把水抽进池子里贮存,相当于一个大水缸。
村里一棵虬曲的槐树下,山墙上一座神龛,关帝庙,很袖珍。不远一座碾棚,碾道上铺的青石被磨的铮亮,能找出人影,泛着温润的光泽。碾棚一角有一块桌子大的石板,估计是堆放粮食用的,同样磨的油光可鉴。
村里有两处语录墙,都在人家门口的墙壁上,土墙上用红漆涂写,字迹还算清晰。先见到的一段只留了少数几个字,依稀能看出“我国、人口、如何、发展”几个词,其他都毁坏了,这段语录比较生僻。另一处是耳熟能详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保存的相当完整,表面上盖了一个褪色的红双喜。
村子的一大景观是蓄水池,村东崖壁下,水泥砌的大池,只是今年天旱,原先的泉眼已经干涸。崖壁上有两个人工凿成的池子,一个是方形,另一个长方形,这该是早期的水源。后来问村中一位老人,现在村里饮用水怎么解决,老人说村里还有水井,有三台水泵,看来吃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