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峪拦住湾穿越

今日驴行路线是从贾老峪到拦住湾。贾老峪位于沂源县南鲁山镇璞邱村北,山沟里原有一个军事单位,后单位搬迁废弃。山谷深处有几户人家,此处山高谷深人迹罕至,生态非常原始。西侧连绵的山脊为沂源博山的界山,山顶有茂密的原生黑松林,间有少量槐树,山另一侧的拦住湾水库隶属博山区池上镇。冬季百草枯折,黑松林一片郁郁苍苍,风景可圈可点。拦住湾水库属高峡平湖,山光云影,倒影如画。此线路有拔高但无陡崖,路途十公里左右,水库大坝下有丽水嘉园农家可休息午餐。
八点钟出青州城区,取道夏逄公路到王坟,自仰天山附近的白洋口翻越天井岭到临朐县五井镇区,过龙门河大桥入沂源三岔,九点半到璞邱五村附近,车停废弃仓库前开始徒步。
再往前已无法行车,简易的土路与谷底河流并行,这一带岩石属红色砂岩,极易风化,经流水冲刷聚集而为砂,河道积砂中常见圆状卵石,大者如牛如桌,小者如拳如卵,石隙间仍有细细的水流。经过了细细砂石的过滤,几个小水洼的积水清澈见底。
河谷两岸的沙质土适合佛手瓜生长,这种瓜一般都搭架种植,立木为柱,柱间挂网,佛手瓜的藤蔓在网上攀援,瓜从丝网间垂下,所有的瓜几乎都在同一高度,很容易采摘。看现在丝网间干枯的藤蔓,可以想见数月前这一片铺天盖地的绿色海洋,也曾想在丰水季节重游此地,恍惚间今年又错过了。
走过三两户人家,有一个小小的上坡,路边有房屋,路两边搭架,丝网结在空中,道路成了佛手瓜的走廊。路在此处分岔,我们左转向西进入一个沟谷,下午经由佛手瓜走廊返回。
山谷里景色跟外边无异,谷底乱石细砂,间有明亮的清澈水洼,左边的山脊一色黑松,右边的山脊一色的橡子树,叶干枯而未落。沟谷很窄,多处梯田已经弃耕,近河谷长着高大的白杨树,山坡上又落尽树叶的栗子树。
到谷底,向着满是黑松的山坡拔高,这是最艰难的一段,陡,几近无路。山坡两边都有深深的沟谷,裸露着巨大的锗红色岩石,几处地方有洁白的冰层。也许是今年温度太高吧,每簇松针的根部,竟有隐隐的嫩绿色。
到高处是更加茂密的松林,近乎密不透风,松树大小不一,应该不是人造林。松树低处的枝条,不少因缺少阳光而干枯。松针落满小路,踩上去软绵绵的。
登顶,向左有明显的小路,想必近来不少驴队走过,那个方向应该是黑拉顶。向右,山势急速降低,从这里有路通水库尾部的东白石村,一个因库区而早已移民的废弃村落,现在尚有三五户村民住在那儿。
下降,下降,松间小路走的很舒服。过一片不大的刺槐林,又进入黑松林,这仍是山顶上,但土层极好,松林略阴翳,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一片静谧。
路开始平切,前面高坡上有两棵特立独行的小松树。由此下坡,前面山脊上有一间小小的铁皮房子,那是一个护林观察哨。我们走近,护林员听到响动出来查看,这个人身穿黄色的军大衣,不是上次我们遇到的护林员。他很和气地问我们有几人,然后回到护林房中。
护林房前有小路向左侧沿山脊延伸,我们由此下撤。一路都穿行在松林中,满眼绿色,时令已是大雪,眼前非但不是冰天雪地,触目皆绿,宛然盛夏初秋。
在东白石村几处尚有人住的房屋前,弃大路,沿水库南岸走小路。山坡上有几处颓圮的房屋,这是废弃的村落,尚有石槽、水窖。返回时我们将走水库北岸,可一览青碧的南山倒映平湖之中。
到水库大坝前,一路人马沿溢洪道下行,一路人马横过溢洪道,沿反弓形大坝到公路。公路转折处有一个锦鲤养殖场,今年冷的迟,还有部分鱼苗在露天,清澈池水中金鳞游泳,煞是漂亮。
到丽水嘉园,不料农家杜门谢客,说杜门并不贴切,门未关,却不再营业,可能近期游人驴子不多,农家不再采买,厨师也放假了。店家告知说,往前一里许,还有一个乡村饭店可吃饭。
懊悔今天没带点面饼咸菜,前面村中肯定有小卖部,买点馒头火腿肠花生米应该没问题,找不到饭店也不怕,事已至此,再往前走走吧。
水库大坝拦截了地表水,但沟谷中并未断流,越往西地势越低,路边河道中建了不少梯级的塘坝,都设计的很浅,上面的塘坝满了,通过溢水孔流入下级塘坝中,从此处到我们吃饭的地方,绵延十余个小小的水塘。
终于找到了乡村饭店,在河对岸有广告牌,两个茅亭,上面写着“刘炜乡村饭店”,下面还有联系电话。广告牌边垛了玉米秸,看来多日不用。正要懊丧,移目近前农舍,从开着的门里看到冰柜等杂物,小窗玻璃上写着“炒菜”二字,看来今天的饭食有着落了。进屋看,菜蔬品种虽不多,招待十个八个的人完全没问题。
今日阳光煦暖,就在小店旁的空地上摆开桌子。十米之外,池水清澈,水流潺缓;小桌旁几丛翠竹,南望满目青山,有松有竹有泉,有酒有肉有饭,一番疾走,食欲大增,有这么一个所在,心满意足。
干炸肉,炒莲藕,煎刀鱼,凉拌豆腐干,还有一个肉蛋汤,完全干部标准,再加一大壶温热的老酒。本以为所谓的肉蛋是面糊裹肉,不料面糊内裹的是豆腐。山野小店,味道虽一般,但分量足,五人酒足饭饱,结账不足百元,实惠。
下午两点起身,沿公路返回拦住湾水库大坝,走水库北岸到尾部,跨过小河,从槐林中的山脊拔高,初始无路,山岭中部草丛有趟倒的痕迹,近来有野驴走过。拔高到中上部找到路基,从松树林横切,转过山岭,对面最低的山垭口能下行,山另一侧并不陡峭,虽无路,但山石延展如自然阶梯,徒步下行很轻松。
到谷底有明显山路。四点钟到停车处,五点半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