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萨 古道

标签:
杂谈 |
漫萨是个地名音,还有人写作曼萨或漫散,因口口相传缺乏文字记载,终不知是哪两个字。
漫萨是个山巅小盆地,平均海拔六百五十米左右,谷歌地图上看,约在东经三十六度二十九分,北纬一百一十八度十八分左右。青州西南山区的山,一般山顶土层瘠薄,只有稀疏的灌木,只有仰天山和皇姑顶附近,山顶土层深厚,形成松槐林和高山梯田。所谓的漫萨,南起仰天山北麓,北至石头沟,西至岸青胡林古一线,东到上白洋西股一线,其间有多个沟谷,因缺少固定水源,并无村庄分布。
漫萨山顶有大片成材林和大量梯田,多数未弃耕,主要有近漫萨的胡林古、北道、上白洋几个村庄的村民耕种;山顶有少量山楂、柿子、杏等果树,从生长状态看,已经无人管理。
漫萨最大的一条沟壑,其实就是石头沟大峡谷的延伸。曾有一次沿着大峡谷走至深处,因不知前方能否攀援,未敢贸然一试,沟底似乎并无人迹。
仰天山附近多果树,自古有植桑养蚕的习俗。民国前曾有一条重要的通道,自临朐五井始,至青州北道村西太平峪,到村西岭垭口后分岔。北道村的得名肯定与这条古道有关,这条道路在民国六年重修过,修路捐款的石碑位于村西道旁,至今犹存。
古时的青石板路仍能找到痕迹,除石碑附近外,青州临朐分界的天井岭仍有残存,一段在岭南,数今临朐地界,一处在岭北,属今青州地界。其余部分,一段被白洋口至五井的水泥公路覆盖,另一段被仰天山路代替。
太平峪岭西垭口有两座石屋,传说是旧时驿站遗迹。碑中记载:“此太平峪至西通益境,相连杨集,东即朐邑,直达五井。”此处去旧时益都,应该走石头沟孙王一线;去杨集,只能走双崮堆附近,但此处道路早已被荒草淹没,只有羊肠小道勉强可通,唯一能证明人工修葺的迹象,旧时悬崖边几处垒砌整齐的石堰。
碑中所记捐款有杨集庵一千、三角地两千等字样,应该就是指今日青州市庙子镇的杨集庵村和三角地村,若无西通杨集的道路,这两村不能受益,是不会出这么多钱款的,更何况杨集庵离此处尚远。古道若经杨集庵,则可越岭至峨庄,进而西去淄川。
有人说这条道路是青州的茶马古道,看来极有道理。曾有报章撰文专述青州古道,但对这条道路只字未提,也许它荒废已久,不像其他道路那样被重修沿用吧。
从古驿站遗址北行,有宽阔的土路,可行越野,估计是生产队时在古道遗址上改建的,因少有人走,路面长满荒草。
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
古道天井关岭北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