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顶

标签:
杂谈 |
皇姑顶大略位置在井子峪村与洞顶村之间,有些地图上写作“皇姑顶”,而有些地图写作“黄姑顶”,不同的地图标注点略有差异,想来应该是同一处地方。网上资料说,皇姑顶面积0.12平方公里,看来是很小的一片,我不能准确界定是哪座山头。不过,网上的资料也不完全可信,自从有了网络,鼠标一点,几百几千个字转瞬粘贴成功。
皇姑顶的奇异之处有二:
一是山体峭壁拔起,但山顶相对平缓如城垣,且土层深厚植被茂密。因为土层深厚,山顶多被辟为农田。皇姑顶临近的几个村落,如局子峪、井子峪、洞顶、黄花坡,都有山顶农田。青州西南山区,其他地方的农田多在山脚和沟谷,山顶一般土层浅薄贫瘠,只生野草,连灌木丛也不多见。多年前第一次在洞顶村边看到山顶麦田,大感差异,在皇姑顶附近走得多了才知道自己少见多怪。离皇姑顶较远的仰天山也是相同的地貌,因为山顶无村落,所以保存了少见的高山原生槐树林和松树林。
二是山顶平坦却并非一马平川,有些山顶四周高中间低状如浅碟,这种山顶为溶蚀洼地,雨水经黄土层进入漏斗状山体空隙,不断汇集渗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会顺着山崖上的缝隙流出,形成山泉。最典型的两处山顶洼地,一在井子峪村旁,一在黄花坡村旁,井子峪山顶的洼地叫饮马湾,传说当年唐赛儿起义军曾在此牧马。仰天山顶狭长,两边高中间低,呈槽状,所以仰天山顶也称仰天槽。
要在一个地方立村,有可耕地,有固定水源,这是两个先决条件。深山里的高海拔村落,有的在谷底,如局子峪、水峪;有的在山腰,如井子峪;有的干脆就在山顶,如洞顶、黄花坡、杨集庵;这些村落附近山顶一般都有溶蚀洼地。局子峪和水峪村中的水井其实是泉池,在有泉的地方砌池,用青石板覆口,留有井口取水。洞顶和杨集庵则完全是敞口的水池,且都不止一处。井子峪村中有井,离山顶几十米的崖壁上有泉池,可做预备水源。仰天寺内的古八角水井实际也是泉池,另仰天山有水帘洞,山西南侧上仁河村附近有泉名扁担眼,村民的饮用水也是高山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