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寻找先锋书店的灯光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与你分享书业文章 |
看到博友的评论中说曾给钱小华介绍过对象。我也曾给钱总介绍过对象,可他总是笑,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每一天,从早到晚,他不是去应付这样那样的生意上的事,就是面对他心爱的书店,细心善待他麾下的员工。到了晚上,陪伴他的是一间大大的屋子,和他永远也读不完,永远珍爱着的书,还有他珍藏的艺术品和光碟。这就是钱小华的人生,书痴钱小华和有生命的书,已经融为一体,再没有其他了。
这是我10年前写的一篇旧文,这两天人在武当山旅游,途中一直与总台新闻中心罗老师聊读书,不约而同地说到先锋书店,我们都是去先锋书店的受益者,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不过,这次文字作了增补,图片是前几天晚上拍的!
先锋书店是个下雨的傍晚,那天我正打着伞从广州路五台山附近经过,不经意抬头看见那个“先锋书店”的门牌,不知为什么,每次当我看到标识上写着的“大地上的异乡者”几个字时,心里总会一霎时有种被抚摸的温暖,这也许暗自吻合了我多年来客居异乡的心境。
沿着一个不起眼的过道,走进那个陷进地下的书店里,不由得眼前一亮:迎面是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其后1000多平方米的书店大厅,充满了现代派简洁的装饰风格。四周粗犷的黑色线条,传达出高贵与希望之寓意,尤其是当你转过身时,看到白墙上那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定会一下子不由自主地升腾出一种宗教情感。其实书籍对我们来说,就是宗教,就是光亮。
在那个诺亚方舟般的大厅里,数万册文学、艺术、社科、历史等各类图书静静地陈列在书架平台上,散发着油墨清香,而置身其中选书的读者们正专注陶醉在“如此美妙的时光”。
不知为什么,每回我在书店里遇到那些素不相识的读者,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总觉得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尤其是那些背着包专注读书的女孩,年轻漂亮的背后更有种宁静的东西。更让人感动的是,大厅的中间还特意开设读者阅读区,读者可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书,也可坐在漂亮的桌椅上记笔记,书店不仅免费提供一次性杯子和饮用热水,还专为读者建了洗手间,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像坐在自家书房里读书的轻松感觉。
对于这种近乎“天堂”的礼遇,我曾像祥林嫂那样喋喋不休地问店员:“你们真的不烦?你们真的不怕书被弄坏?你们真的不赶人走?”回答不仅是“真的”,而店主钱晓华的回答更是干脆:“我们巴不得他们在这里读书直至深夜。”呜呼,对比之下,回想过去曾在其他书店柜台前因翻书而遭训斥的情景,不由感慨万端。
店主钱晓华毕业于南大作家班,喜欢读书写诗,为了生存也曾做过生意,但最后认定“只有开书店才是我最合适的一件衣裳”。先锋书店从初创到现在,也曾经历几度沉浮的艰辛,至今,钱晓华还刻骨铭心地记得当年风雪之夜独自守店的凄凉。“黄昏中的旅人”,“异乡的漂泊者”,这些个人独特的感情体验全都被融入先锋书店的经营理念里。在钱晓华的心目中,书店最接近他理想中的天堂形象,“抚摸书的感觉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如今他站在散发着浓郁油墨香的书籍面前,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生感觉,真可用“悲欣交集”四个字来形容。
有位爱好文学的女孩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她的人生愿望就是在南京找一份工作,然后在南大附近租一间房,平时能去南大听听讲座,到先锋书店看看书。在先锋书店的读者当中,不仅有大学生和老师,更有作家和艺术家,还有各行各业的爱书人,当然也有慕名远道而来的外地读者。在这里一不留神,像苏童、叶兆言这样的作家或许会捧着一大摞书与你不擦肩而过,也会遇到南京一些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在这里轻声交流和碰撞——让书店“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成为能自由散步的林间空地”,正是先锋书店的办店宗旨。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先锋书店已成为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民营书店,前段时间,钱晓华还在北京捧得“中国2009年度最美书店奖“。钱晓华难能可贵的就是,虽为商人,仍不失文人本色,理想主义者追梦的情怀从来就没有熄灭过。记得有一次,他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念他写的散文给我听,奶奶的,竟把我眼泪赚下来了。
来南京10年,先锋书店已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只要有段时间不去,人就像丢了魂似的。我喜欢独自坐在书店大厅温暖的灯光下面,体验那种专注读书的感觉。真的,耳边聆听着肖邦略带忧伤的钢琴曲,环顾沙发四周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突然领悟到“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天堂,什么是被抚摸、被温暖的感觉“。
那天我正打着伞从广州路五台山附近经过,不经意抬头看见那个“先锋书店”的门牌。迎面是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其后1000多平方米的书店大厅,充满了现代派简洁的装饰风格。四周粗犷的黑色线条,传达出高贵与希望之寓意。
每次当我看到标识上写着的“大地上的异乡者”几个字时,心里总会一霎时有种被抚摸的温暖,这也许暗自吻合了我多年来客居异乡的心境。
文学就是人学。
新书正散发着油墨清香。
在那个诺亚方舟般的大厅里,数万册文学、艺术、社科、历史等各类图书静静地陈列在书架平台上。
当你转过身时,看到白墙上那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定会一下子不由自主地升腾出一种宗教情感。
其实书籍对我们来说,就是宗教,就是光亮。
先锋书店已成为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民营书店,前段时间,钱晓华还在北京捧得“中国2009年度最美书店奖“。
让书店“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成为能自由散步的林间空地”,正是先锋书店的办店宗旨。
置身其中选书的读者们,正专注陶醉在“如此美妙的时光”。
有位爱好文学的女孩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她的人生愿望就是在南京找一份工作,然后在南大附近租一间房,平时能去南大听听讲座,到先锋书店看看书。
书店里的人文咖啡馆
在先锋书店的读者当中,不仅有大学生和老师,更有作家和艺术家,还有各行各业的爱书人,当然也有慕名远道而来的外地读者。
来南京10年,先锋书店已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只要有段时间不去,人就像丢了魂似的。
钱晓华难能可贵的就是,虽为商人,仍不失文人本色,理想主义者追梦的情怀从来就没有熄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