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出版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008-11-16 10:53:50)
标签:
新华书店出版物图书市场规则南京杂谈 |
分类: 我看书业 |
我曾将这篇文章发表在行业协会的园地上,今天转贴过来一是为了将自己的文章收集在自己的博客中,二是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并希望能够共同探讨一下与书业市场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
根据2005年度的年检统计,南京市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2156家,其中图书和报刊经营点2040家,电子出版物网点116家;而图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经营网点中,国有(股份制和非股份制)单位173家,民营发行网点1983家;其中二级批发单位144家,大型书城49家,专业书店50家,超市及便利店352家,图书批发市场1家,农村发行网点122家;从业人员11980人。其中,在这次年检中,有18家被责令暂缓登记,有30家被吊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南京出版物市场发行网点总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店5家,其中零售书店3家;1000——3000平方米的5家,其中零售书店2家;500——1000平方米的39家,其中零售书店11家。2005年南京出版物市场销售总额约27亿元,其中国有新华书店4个亿(邮局和其他国有网点未计在内),估计,民营图书业的销售总额当在15-18亿元码洋以上,所占份额估计达60%左右。
与全国的情况一样,目前南京的出版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有与民营之间、民营与民营之间、出版社自办发行与国有或民营书店之间,甚至国有书店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同时,按照我国入世的日程表,我国的图书市场已经向外资全面开放,虽然目前还没有显现明显的竞争迹象,但是,在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这是迟早的事情。尽管如此,南京的出版物市场涛声依旧,呈现出来的仍然是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国有书店与民营书业分享蛋糕的局面。国有新华书店凭借齐全的品种和绝对正版的质量赢得了不少读者的信赖,在读者心目中依然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一点从今年的南京第十一届读书节中开展的“十佳诚信书店”评选活动中可一窥端倪,在读者选票中国有新华书店遥遥领先,稳坐榜首,甚至出现了前八名都是国有新华书店的的情况。尤其是南京市新华书店的旗舰店新街口店经过重新装修调整之后,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档次都上了一个台阶,被江苏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评定为“四星级”店,正式挂上“四星”牌。不过,随着民营书业的发展,读者买书有了更多的选择,很多独具个性的民营书店在图书产业这块大蛋糕上尝到甜头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书业和新华书店已经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随着思路的不断开阔、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某种程度上,南京的国有书店和民营书店也展露出在竞争中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互为借鉴,已达到双赢、多赢的良性局面。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南京市新华书店以及同在南京地区的江苏省外文书店、江苏南京新华图书有限公司和五个区县店,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江苏省新华发行集团的子公司,已经在04年完成了改制。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体制改革取得可观的成果,例如分流安置了人员,调整了劳动关系,提高了队伍素质;清理了不良资产,优化了资产结构;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进一步创新;转企改制促进了集团发展。如今,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的集团化程度越来越高,连锁经营模式经过几年的磨合也逐步显现了极大的优势。眼下,集团正在酝酿股改,并将在香港上市。因此,南京的国有新华书店,随着改制、集团化、连锁经营和股改、上市的步伐,经营管理工作都将更加规范,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无论是店容店貌还是员工的精神面貌,或者是经营业绩,与以往相比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些年,由于政府的支持南京的民营书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经营规模上还是经营业绩上或是经营水平上,南京的民营书业都表现不菲,出现了江苏春雨文化传播公司、江苏可一公司、南京中少和平图书公司、先锋书店等一批出类拔萃的民营企业,鸿国文化产业集团还获得了总发行权,大众书局南京书城在三年多时间里也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即使如此,南京民营书界中的有识之士也已意识到潜在的威胁,已经开始思考和规划自己以及民营书业的未来。他们感觉到目前民营书业正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拐角时期或者是瓶颈时期,如果能够顺利地冲出去,民营书业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如果不能够顺利地走出去,几家欢乐几家愁,也许会有一些弱小的民营书店会从此消亡。
从今年年初开始,由南京市书报刊发行业协会的几位副会长江苏春雨公司的总经理严军、江苏可一公司的总经理毛文凤和九歌图书公司的总经理王一鸣牵头,分别召开了从事教辅图书发行和社科文艺图书发行的民营书店的座谈会以及论坛,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研讨,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他们认为,问题比较大的教辅图书行业只有往前走,建立规则,才有可能活下来。上下游之间要很好的协调,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加以规范。规则制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赢。社科文艺图书发行的座谈会在王一鸣同志的带领下,研讨内容则更深了一步,他们认为民营书业的发展也必须走联合之路,未雨绸缪,团结起来为自身的利益寻找发展空间。一个社科文艺图书发行的联合体正呼之欲出,意在形成合力,资源共享,制定规则,制约整个图书流通环节中的不规范行为。
其实,与民营书业一样,国有书店的面前也并非都是鲜花和红地毯。这两年来,南京书报刊市场和全国一样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首先,这两年的图书市场没有热点,表现不佳。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第四届“全国公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我国的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以城乡户籍划分,2005年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现年33岁的张先生就告诉记者,如今来书店,都是为了给孩子买书,自己很少有时间读书,有些书买回去甚至半年都看不完。谈到其中的理由,张先生则无奈的说,撇开时间和精力不说,你们看看现在书籍、杂志,不是精装本就是铜版纸,一本书动则几十元,而里面的内容有可读性的少之有少,所以仅仅从成本和价值来说,还不如上网看书。毫无疑问,时间、内容和价值几大因素阻碍了读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