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某大企业选拔人才

(2008-07-26 15:16:11)
标签:

用人之道

知人善任

用人所长

杂谈

分类: 写意随笔


 
    刚刚看到《用人之道》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日前某大企业进行的人才选拔活动。文章内容如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这些日子某大企业正在选拔后备干部,据说在41个自告奋勇报名者里筛选了20名,昨天,进行竞争答辩。我的办公室暂时成了竞争者的休息室。一个个年轻人都有些忐忑不安。其中有人问我,有人抽到了这样的题:我们企业很需要人才,又很缺乏人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问题如何回答?我倒感觉这道题出得有点说不出的别扭。人才的作用是不用多说的,企业在严酷的竞争中能否胜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无疑都离不开人才。企业缺乏人才,说明过去的选人用人机制有问题。人才的来源无非两条,一是内部选拔和培养,二是急需的人才从社会上引进来。

内部培养和选拔,就是要做到给人才成长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和谐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多给年轻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合适的舞台,大胆选拔,大胆用人。对人才的选拔,不要设置太多的障碍,不要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长处,用人所长,人才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动不动,不是论资排辈,就是这个人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个人条件还不成熟,这个人还需要锻炼锻炼,还需要再看一看。就这样很多具备了一定能力的人才不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这家企业目前的干部状况严重老化,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才显得干部队伍出现断层,以及人才的匮乏。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有人才的绝对匮乏,只不过那些珍珠尚埋在土中,还没有被发现而已。相信通过这次的答辩,他们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至于外部引进,代价较高,不是急需的特别人才不一定非这样做。即使人才可以引进来,关键是要留得住。留住人才,不一定非高薪不可,还是需要一个和谐的氛围,真正从思想上关心和尊重人才,让他们看到企业的希望和诚意。企业有无发展希望,企业的用人机制如何,是留住人才最关键的所在。选人和用人,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都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也不能武大郎开店,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应本着识才用才的公心,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正如“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但愿,企业的法人和人力资源部的执行者们都能明白这一点。
    这家企业算是开了个好头,下一步就是如何对选出的后备力量进行培养和使用。我告诉这些年轻人,你们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你们已经进入了领导们的视线,下面的机会一看需要,二看你们的表现,机会总是会有的。不过,机会除了自己的争取,还是要靠领导者的给予的。不要让年轻人失望,不要让他们坐太长时间的冷板凳,须知,球场上哪怕是替补队员也会有上场的机会,永远不上场,替补一辈子,那就失去意义了。如果,让这些年轻人再等个十年八年,锐气也没有了,选拔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