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脑袋”的万亩红高粱亵渎了莫言
标签:
莫言红高粱诺贝尔文学奖高密杂谈 |
分类: 墙角视界 |
“莫言获大奖,中国很高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热了,频频被消费,这是好事。消费莫言有利于人们了解他,阅读他的作品,甚至了解中国文学。但消费是有限度的、有计划的,还要具有合理性。依现有的资料来看,这个万亩红高粱计划却显然是“拍脑袋”项目,没有征询民意,也没有可行性分析。万一它变成了劳民伤财的烂尾项目,恐怕乡民们也会对莫言有怨言。
近年来,全国各大重金打造名人故里的事情层出不穷,甚至几个地方会为了一个名人故里商标而争得“头破血流”,然而成功的少,劳民伤财的多。那些用钱砸出来的景区却无法收回收益,最终的建设风险却落在了百姓的头上。因为收益太少,当地农民都不种红高粱了,负责此计划的管委会主任心里也没底,但却大气磅礴的要砸一千万出来,“赔本也要种”。这是很明显的领导意志主导,是“一把手项目”、拍脑袋决策。
其实,这不仅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名人的亵渎和不尊重。就修缮莫言旧居而言,莫言的父亲管贻范担心打扰村民,又不喜张扬,给莫言打了电话。这件事情就此搁置。现在当地管委会主任这样劝说,“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莫言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莫言和家人的低调、内敛、谦和,统统被政府给征收了,这是我们特有的潜规则,不能不遵守,所以莫言的哥哥也只能说,“听政府的吧”。莫言家人的性格也是中国老百姓的一个典型代表,拍脑袋项目是对他们的愚弄,是不负责任的绑架。
当然,莫言成为名人,被消费被绑架都是不可避免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的建设也可以,但要有自己的内容和创意,要最大限度利用和保护已有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通过最少的投资将当地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要尊重莫言家人的意见,要征询民意,要进行科学评估可行性论证,更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个人建议可以把规模定在2000亩左右,莫言文化体验区的建设要以安静朴实为主,而不能弄得光鲜亮丽,其他的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放给市场去运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