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请正确“消费”大学新生

(2012-09-10 22:09:09)
标签:

大学新生

人生转折

复读

山东商报

校门太破

杂谈

分类: 墙角视界

     “说不来,偏劝我来,你看大门这么破,心都凉了,还上什么大学!我要回去复读!”昨天一名新生刚到山东师范大学报道,就哭哭啼啼不愿意报名,要回家复读。最终在辅导员耐心开导下,任性的女生终于改变了想法。(910《山东商报》)

每年到开学季节,大学新生总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媒体焦点。这里有代际冲突、有教育问题,事关人生转折、祖国未来……媒体总能够高高在上进行指点,怎一个“爽”字了得。正面的有:身残志坚、家庭艰难却考上名牌、社会各界救助、自己单独报到等等;负面的则有:要住空调房、家庭组团送新生、新生要买“苹果三件套”等。这篇报道显然又是标题党的杰作——“大学新生嫌校门太破,报道当天要退学复读。”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复读,不是因为他们没考上大学,而是他们希望考上更好的大学。新闻中的汪同学显然也是如此。这位汪同学一直是好学生,这次没考好,便存了复读的心思,因为父母规劝,也就去学习看看。“大门这么破,心都凉了,还上什么大学。”这显然更像她给自己复读找的一个最直接的借口,复读已经成了她心中的一个梦想。

一个普通大学新生一句简单的抱怨,就被媒体拿来放大,对于很多不深入读新闻的人来说,这个孩子就成了人们指责的对象,人们教育孩子时又有了一个案例,人们提到“一代不如一代”时又有了例证。这里面其实隐含着媒体的话语权,隐含着成人社会对大学新生或者说上一代对下一代的道德威慑、说教权力。

当孩子和教育和大学联系到一起,那就更不得了。他们总认为:不能单独报到的孩子是不独立的,要父母买“苹果三件套”的是蛀虫、这个嫌弃学校大门太破的更是远离了教育的初衷。肯定又要有人搬出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来指责这个学生。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媒体和成年人总在隐隐地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总把自己摆在权威正确的角度来插入生活,来对社会对孩子们进行指点。于媒体而言,这是一种天性,成年人则有一个“过来人”的标签。

可是,我们要认识到,孩子们的思想源于他生活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制造者,媒体、成年人、社会机构不反思自己,却总拿他们来开涮、指责。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的新闻中充斥着无知、偏见、鲁莽,媒体更要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所敬畏,对一些报道有所节制。具体到对处在人生转折阶段的大学新生的报道上,更要以关爱、温情为主,批评也要以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虚造,别断章取义,做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辞的标题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