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2012-08-11 17:11:09)
标签:

陈一冰

易思玲

刘翔

举国体制

伦敦奥运会

杂谈

分类: 墙角视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奥运,或许没有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却远比江湖情仇更加残忍。因为没有人能打败时间,奥运永远都是更高高快更强者的舞台。这是四年一次的排坐坐,却也是四年一次的娱乐,四年一次的狂欢。伦敦奥运会因为裁判、因为安全套、因为各种乌龙,早就成了一锅浆糊,让人欢乐、让人愤怒、让人喜让人忧,这或许才是活生生的灵动的奥运,不呆板不凝滞。

       作为给伦敦奥运的判定词,一锅狂欢的浆糊,应该很贴切,或许再加一个“可乐”!


 

 

开幕式,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显然没有北京的威武雄壮。但我们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两届奥运会也有着不同的使命,只是于我们而言,完成了使命之后,就要向前看。在伦敦碗,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日常大街上行走的你的同事或家人,他们不需要表现出极度的亢奋和爱国,这里有英国式的自我、个人,甚至反集体主义。充分尊重每个人,这就够了,尤其是他们的国民医疗服务制度,这足够骄傲和自豪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拿得出北京奥运那样的财力、物力、人力,伦敦或许会是中小国家办奥运的领航者。

当然,在伦敦奥运半程过后,那些乌龙与争议,裁判的那些疏忽与无奈,国旗的N种挂法……用马后炮的说法,英国显然是把奥运会当作了一场游戏来玩,可大可小的失误只是整个过程中的小乐子,享受比赛带来的感动和乐趣才是主旨所在。

    

    首金如处子,铜牌亦英雄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不知道,当奥运会进行到今天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在谈论或记得在易思玲、喻丹?首金情结引发了极大的质疑,虽然许多人说它不好,但各个国家都很重视。也有人把它比喻为处女情结,说这要不得,可如果他婆娘曾经御男无数,他敢说自己心里没疙瘩吗?

喻丹和易思玲待遇的巨大差异,让人们开始反思。同样的为国作贡献,第一和第三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当《狼道》一类书籍充斥着图书排行榜、当人们纷纷陷入励志的漩涡、当一个个成功教父被人热捧,他们就有了区别。或者说数百万和几十万的奖励,也是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差别。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喻丹向所有的铜牌、银牌获得者,想所有的运动员致敬,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易思玲的人生,从此与喻丹不同。

 


每位运动员都不容易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写到这里,容许我跳过时间顺序,接着上面来说说,每位运动员都挺不容易的。阿联酋女子举重运动员卡蒂嘉·穆罕默德成为海湾国家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她今年仅有17岁,即便她位列最后一名,现场所有的观众都为她加油呐喊。国际举联主席也说,“这是进步,是举重的巨大成就。”莱索托王国,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国家,当三个月前,国际奥委会官员通知该国一名25岁的姑娘梅森普·提科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时,她才收拾东西去泳池训练,而整个莱索托王国,只有一个符合奥运标准的50米泳池。当她在50米自由泳预赛中仅仅游出4235的成绩,排名最后时,看台上的观众给予了最多的掌声。提科没有因为最后一个游完而显得沮丧,她甚至笑对媒体称,这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这就像是假的一样。”秘鲁姑娘特赫达,曾参加过一次4英里的赛跑,用借来的跑鞋跑出了第二名的成绩,当然她不知道奥林匹克是什么。伦敦奥运会马拉松赛场,她以2小时3207秒的成绩获得118名参赛选手中的第43,被誉为秘鲁人民的榜样。

这两天,有位德比郡名叫米切尔的老人觉得在奥运会上拿到第四名的运动员们不容易,准备自己花钱为他们定制奖牌,这个用白蜡制作的奖牌每枚造价10英镑左右,米切尔说,希望他们不会认为这是在侮辱他们,我是真心的,也是认真的。其实,岂止是第四名,每位运动员,都挺不容易。

或许不生在那样的国家,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幸福和激动,因为,我们有战无不胜的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的过时


    打过时的时候,第一个出来的是“过世”。举国体制有其优秀之处,但我还是觉得从现在开始,它应该进入“过世”状态了。曾经的苏联和东德都是举国体制,金牌榜一直在前五,西德也很牛叉,可一个解体,一个合并之后,没了举国体制,金牌大不如前了,奖牌却一直名列前茅。好的运动员并不缺少,许多有天赋的运动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成为一流选手。但是,从一流选手到顶尖的具有统治力的选手,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俄罗斯实行举国体制,则他们的大量银牌和铜牌都会转化为金牌,但现在人家真不在乎了。

    由此可见,举国体制的好处只在于制造更多的金牌,产生畸形的观念,扭曲国人的心态。如我们现在的情形:金牌数远远多于银牌和铜牌,只能说明我们的群众体育基础并不牢固。


 

  奥运精神的不同解读

奥运虽然常常牵扯到政治、性、兴奋剂,但更多的人则试图用奥运精神来解读,但我们依然看到其中存在着的不同标准。因此才有这样的段子:输了说我们消极比赛,赢了质疑吃了兴奋剂,平了,国旗又给挂下面了。但更多的人在依然在努力,向着奥运精神靠近一点点:

    王皓坦然面对输赢,尽力便无悔,让我们记住了二哥;对埃蒙斯来说,妻子比金牌更重要;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以年近40的高龄在跳马上不停地翻转,只为了给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治病筹款,她的执着与信念让奥运更加迷人;中国体操男团在巨大困难压力下夺冠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团结一致的故事;陈一冰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的运动员的风度;林丹和李宗伟也让人相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两种运动员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奥运会上有两种运动员,一种是中朝运动员,一种是其它国家运动员。中朝运动员就是一个生活在高压锅里的特殊群体,他们牵扯着太多人的物质利益、仕途升迁等,他们要首先感谢国家感谢领导,却不感谢纳税人。他们亲人去世,得到的是隐瞒,他们需要N年不回家,他们甚至还需要配合领导、赞助商的各种表演。每次体育大赛之后,我们都会被告知这样“老套”而“感人”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似乎只有在完成比赛后才有资格知道家庭的重要变故,似乎他们只有在放下器械走出赛场的那一刻,才能拿回属于肉身的感情权利。 


 

 

    裁判也是玩具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裁判是奥运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保障。但却也成了歧视、不同势力之间争夺的一个玩具。

陈一冰完美表现却只得了银牌。我相信媒体的判断:陈一冰的银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为北京奥运会的获利还债。那是在四年前,中国体操团队强势出击,在女团、男子自由操和男子吊环项目中连连获金,盘点这三块金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主场优势对于中国运动员们明显,对手的失误被放大,而中国运动员的失误被缩小,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四年前这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这里,裁判早已不是公正公平的代名词。他们只是一枚棋子而已,真正的庄家是背后的各路政客们,他们让奥运会变成了印钞机,让奥运会变成了政治筹码。


 

 

消费品刘翔

刘翔摔倒,单脚跳到终点,引发了太多的争议。老梁的《奥运评书》里面已经把我想说的和没想到的都说了。说到底,在消费体育时代,刘翔只是一个消费品,从出名前没人注意,到突然出名,出名后代言多了,活动多了,话题多了,超越前辈成为一代新星,遭遇退赛风波,身价跳水,依然在被消费,被期待,被售卖,最终失败,然后新人超越,如此循环……此前我觉得我是敬佩他的,可当他豪言要重新回来时,这个形象倒塌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感觉这不是他的心里话,他依然不想或是没法做自己。

 

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