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一锅狂欢的浆糊

标签:
陈一冰易思玲刘翔举国体制伦敦奥运会杂谈 |
分类: 墙角视界 |
开幕式,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显然没有北京的威武雄壮。但我们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两届奥运会也有着不同的使命,只是于我们而言,完成了使命之后,就要向前看。在伦敦碗,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日常大街上行走的你的同事或家人,他们不需要表现出极度的亢奋和爱国,这里有英国式的自我、个人,甚至反集体主义。充分尊重每个人,这就够了,尤其是他们的国民医疗服务制度,这足够骄傲和自豪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拿得出北京奥运那样的财力、物力、人力,伦敦或许会是中小国家办奥运的领航者。
当然,在伦敦奥运半程过后,那些乌龙与争议,裁判的那些疏忽与无奈,国旗的N种挂法……用马后炮的说法,英国显然是把奥运会当作了一场游戏来玩,可大可小的失误只是整个过程中的小乐子,享受比赛带来的感动和乐趣才是主旨所在。
不知道,当奥运会进行到今天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在谈论或记得在易思玲、喻丹?首金情结引发了极大的质疑,虽然许多人说它不好,但各个国家都很重视。也有人把它比喻为处女情结,说这要不得,可如果他婆娘曾经御男无数,他敢说自己心里没疙瘩吗?
喻丹和易思玲待遇的巨大差异,让人们开始反思。同样的为国作贡献,第一和第三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当《狼道》一类书籍充斥着图书排行榜、当人们纷纷陷入励志的漩涡、当一个个成功教父被人热捧,他们就有了区别。或者说数百万和几十万的奖励,也是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差别。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喻丹向所有的铜牌、银牌获得者,想所有的运动员致敬,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易思玲的人生,从此与喻丹不同。
每位运动员都不容易


写到这里,容许我跳过时间顺序,接着上面来说说,每位运动员都挺不容易的。阿联酋女子举重运动员卡蒂嘉·穆罕默德成为海湾国家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她今年仅有17岁,即便她位列最后一名,现场所有的观众都为她加油呐喊。国际举联主席也说,“这是进步,是举重的巨大成就。”莱索托王国,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国家,当三个月前,国际奥委会官员通知该国一名25岁的姑娘梅森普·提科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时,她才收拾东西去泳池训练,而整个莱索托王国,只有一个符合奥运标准的50米泳池。当她在50米自由泳预赛中仅仅游出42秒35的成绩,排名最后时,看台上的观众却给予了最多的掌声。提科没有因为最后一个游完而显得沮丧,她甚至笑对媒体称,这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这就像是假的一样。”秘鲁姑娘特赫达,曾参加过一次4英里的赛跑,用借来的跑鞋跑出了第二名的成绩,当然她不知道奥林匹克是什么。伦敦奥运会马拉松赛场,她以2小时32分07秒的成绩获得118名参赛选手中的第43名,被誉为秘鲁人民的榜样。
这两天,有位德比郡名叫米切尔的老人觉得在奥运会上拿到第四名的运动员们不容易,准备自己花钱为他们定制奖牌,这个用白蜡制作的奖牌每枚造价10英镑左右,米切尔说,“希望他们不会认为这是在侮辱他们,我是真心的,也是认真的。”其实,岂止是第四名,每位运动员,都挺不容易。
或许不生在那样的国家,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幸福和激动,因为,我们有战无不胜的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的过时
奥运精神的不同解读
奥运虽然常常牵扯到政治、性、兴奋剂,但更多的人则试图用奥运精神来解读,但我们依然看到其中存在着的不同标准。因此才有这样的段子:输了说我们消极比赛,赢了质疑吃了兴奋剂,平了,国旗又给挂下面了。但更多的人在依然在努力,向着奥运精神靠近一点点:
两种运动员
裁判是奥运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保障。但却也成了歧视、不同势力之间争夺的一个玩具。
陈一冰完美表现却只得了银牌。我相信媒体的判断:陈一冰的银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为北京奥运会的获利还债。那是在四年前,中国体操团队强势出击,在女团、男子自由操和男子吊环项目中连连获金,盘点这三块金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主场优势对于中国运动员们明显,对手的失误被放大,而中国运动员的失误被缩小,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四年前这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这里,裁判早已不是公正公平的代名词。他们只是一枚棋子而已,真正的庄家是背后的各路政客们,他们让奥运会变成了印钞机,让奥运会变成了政治筹码。
消费品刘翔
刘翔摔倒,单脚跳到终点,引发了太多的争议。老梁的《奥运评书》里面已经把我想说的和没想到的都说了。说到底,在消费体育时代,刘翔只是一个消费品,从出名前没人注意,到突然出名,出名后代言多了,活动多了,话题多了,超越前辈成为一代新星,遭遇退赛风波,身价跳水,依然在被消费,被期待,被售卖,最终失败,然后新人超越,如此循环……此前我觉得我是敬佩他的,可当他豪言要重新回来时,这个形象倒塌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感觉这不是他的心里话,他依然不想或是没法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