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型男。可能这词儿早就流行了,我反应慢,去年才学会并熟练掌握——专指长得不像我的男人。
2.小受。同性恋里比较被动的一方,很形象。
3.河蟹。比较昂贵的——大闸蟹,慢火蒸煮比较入味儿。
4.2B。我仔细地看了《色戒》,汤唯要去看电影,结果被梁朝伟派司机拉到一宾馆。下车的时候,司机递给汤唯一信封,估计是房间钥匙,信封上写着——2B,一语双关,既是房间号,又准确地说明了汤唯演的角色的身份。没看过原著,不知道这词儿是张爱玲发明的,还是李安发明的,我觉得是故意的。
5.正龙摄虎。新成语,近义词有假做真时真亦假,指鹿为马等等。
6.雷击骑马布。一种极为厉害的法器,详细来历及使用办法见鲁班尺所著长篇小说《青囊尸衣》。
7.穿越。我穿越到了民国初年,我看到有军阀抓记者,哈哈。
8.很好,很强大。叹词,无与伦比的意思。其升级版为:很黄,很暴力。源自《新闻联播》。例句:黄金圣斗士,很黄,很暴力。
9.雷。由名词转变为动词,意思是遭受电击一般振聋发聩并浑身颤栗,相当于“寒”乘以10或者更多,如:我被雷着了。也可做形容词用,如“雷文”指看了让人身上起鸡皮疙瘩的文章。
10.囧。念“窘”,“窘”乘以10或者更多,“汗”乘以10或者更多。看长相,就知道它什么意思了。
11.油菜。就是“有才”,从去年春晚小品来的。我总觉得这是去年春晚给人们留下的唯一财富。
12.瘦高白秀幼。几百年来一直缺少和“潘驴邓小闲”相对的词组,终于让李敖先生在竞选台北市长的时候给总结出来。据说他要挑个女副手,条件就是“瘦高白秀幼”。这本身就是件古怪的事情,在崇尚男尊女卑的旧社会里,怎么男人的“国标”率先出台,女人的迟迟没有呢?现在是扯平了。想想看,同时具备这五个字的女孩,还真是难得。
13.小三。又叫“三三”(靠,居然和我家猫重名,够缺的)。指第三者。以现在的道德观,小三还能被容忍,但如果是太嚣张的小三,就招人恨了。以此类推,有人又推出了“小四”这个词,意指第四者,结果发现已经被GJM用了。
14.loli(罗莉)。意指15岁(含)以下少女,源出俄国小说《lolita》(洛丽塔)。指让男人着迷的又天真又早熟又性感又容易被诱惑或者诱惑人的小女孩。真是一种危险的小女孩。至于与这个词相匹配的“萌”和“推倒”,那太专业了,有兴趣自己去百度吧。
15.Orz。从左到右,三个字母分别代表脑袋、上肢躯干、屁股和腿。没错,就是一个趴在那磕头的人。和loli一样,这个词也是日本人先用起来的,意思是“失意体前屈”。当然也可以写成Oro、Or2、On_、Otz、OTL、sto、Jto、○| ̄|_等。我认为它的意义在于,东方民族有足够的决心,把字母文字给改成象形文字。
16.人肉搜索引擎。别以为还没实行网络实名制别人就不知道你是谁。你要是激起公愤了,或者激起公众兴趣了,群众就会启动这个引擎。然后呢,你的真实姓名、曾用名、照片、电话、住宅以及单位地址、亲朋好友乃至七大姑八大姨资料甚至小时候给人写的情书做的考试卷子都会被公布到网上来,比公安局知道的还多。避免被人肉搜索的唯一办法就是从来不上网说自家的事,可现在不是已经晚了么?所以,做人还是低调点的好。
暂时就想起这些,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