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扯谈互联网 |
百度推出了IM、谢老师的yiqi.com上线了,新浪前天又改了版,这段时间可写的不少,但想写的不多!
今天说说海内!
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是FaceBook年,仅从现在有的类FB的产品数量就可以看出来,类似的理念、类似的页面结构、类似的模式等等,使FB确实成为了国内
互联网新产品教科书级的范本。说到FaceBook不能不提一个人,两个站
一个人,王兴;
两个站,校内、海内。
王兴对国内FaceBook模式的推动是肯定的,校内的成功也让许多人看到了王兴个人的能力和FB模式的强大所在,但是王兴毕竟也是人,不是神,在走下神坛后终究也是要面对当人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与困惑的。
一、饭否模式转换后的阵痛
互 联网某知名产品牛人曾经说过“最好的模式就是抄袭别人的成功模式!”,这话有些绝对,但绝对有道理!校内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当然这不全是模式抄袭 的成功,与王兴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对产品的理解能力都有关系,所以校内是成功的,而校内的成功也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形式有许多关系,在离开校内后,王兴开 始了第二次的创业,这一次王兴一样是选择复制模式。
饭否的推出确实又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动静,不仅Twitter这种模式在饭否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出现,连饭否这样的域名组合也一时间成了最抢手域名,什么吃否、喝否、忙否、闲否、爽否、玩否等等,否字辈域名也是好一阵热闹。
但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类似Twitter这样的模式在今天看来是不成功的,我们的情况与国外不同,中国互联网从来就是江湖之地,恶意竞争,互相拆 台... ...,而同时我们的信息沟通,传输,以及信息传输介质的多样性远没有国内发达,再加之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过于单一,想基于这个应用基础之上的 外围扩展也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现在基本上做Twitter的国内朋友们也是活得很累,做得很难的一种半死不活状态!
饭否从2007年初上线以来,目前流量各方面也是稳步下降,日UV≈1万左右,单用户PV≈5左右。再看其他同类型的网站数据则更不值得一提。
二、回归本行,重操旧业
牛 人不是万能的,不要去相信一个人会开发C语言、VB、JAVA、会修下水道、油工、木工、家教、表演、小品样样精通!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他就是神,因为他 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但事实是不可能的。王兴很相信这一点,所以他在认真分析思考过饭否当时的现状后,也是一样看到了这一模式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显然不 是他能解决的。所以王兴回过头来还是操起老本行,还是回归到FaceBook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万能的,不是搬一个国外模式就能像校内 一样火一个的!
很巧合,校内上线是2005年11月,二年后的2007年11月王兴再次推出了海内,时间上的巧合也许体现了王兴对于海内寄予的希望,他希望海内能像校内当年一样风光无限!
三、细说海内
海内到今天为止,注册人数10万人,每天的活跃用户大约在2万人左右,PV能保持在30万左右,人均PV的供现可以看出来还是很高的。
根据我用海内一段时间以来的感触,社区相对太高端,发展必然遇到瓶颈,每天活跃用户相对比较固定,圈子也就这么大,再怎么玩也就这么几个人,一样存在模式难以灵活应用,商业价值无法迅速展开的问题。
我 之前在海内写过一篇日志《海内为什么不加入RSS内容订阅》,当时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觉得在海内当时的产品模式上这一功能应该是顺理成章应该有的,但同 时也正如谭晨辉在下文回复的一样,这些功能的加入可能会将社区的高端化再提高一个层次,曲高和寡!而海内自身的高端化定位必然会越走越难,看看现在的天 极、联络家、Xing网就知道在中国这有多难做。果然如大家所想的海内加入了RSS功能,只不过这次是直接与鲜果合作了,效果怎么看看再说。
再预测一下,海内在将影评整合进来以后,可能会逐步将图书、音乐也整合进来,这样DouBan可能会很难受,但这估计是迟早的事情!
四、海内的未来之路
就我个人来看,海内现在同样遇到了当初饭否遇到的问题,海内并没有像王兴所想的那样继续校内的辉煌,反倒又一次像饭否一样助力于国内FaceBook模式的推动,再次推动了一个模式,一个域名规则!
不论王兴是否承认,在我看来,海内现在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极致点,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依造现在的状态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也许不仅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证实。海内需要做得就是尽可能回归一些用户的理性分析,不要让自己站得太高!
(文 王宇翔)
今天说说海内!
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是FaceBook年,仅从现在有的类FB的产品数量就可以看出来,类似的理念、类似的页面结构、类似的模式等等,使FB确实成为了国内
互联网新产品教科书级的范本。说到FaceBook不能不提一个人,两个站
一个人,王兴;
两个站,校内、海内。
王兴对国内FaceBook模式的推动是肯定的,校内的成功也让许多人看到了王兴个人的能力和FB模式的强大所在,但是王兴毕竟也是人,不是神,在走下神坛后终究也是要面对当人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与困惑的。
一、饭否模式转换后的阵痛
互 联网某知名产品牛人曾经说过“最好的模式就是抄袭别人的成功模式!”,这话有些绝对,但绝对有道理!校内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当然这不全是模式抄袭 的成功,与王兴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对产品的理解能力都有关系,所以校内是成功的,而校内的成功也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形式有许多关系,在离开校内后,王兴开 始了第二次的创业,这一次王兴一样是选择复制模式。
饭否的推出确实又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动静,不仅Twitter这种模式在饭否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出现,连饭否这样的域名组合也一时间成了最抢手域名,什么吃否、喝否、忙否、闲否、爽否、玩否等等,否字辈域名也是好一阵热闹。
但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类似Twitter这样的模式在今天看来是不成功的,我们的情况与国外不同,中国互联网从来就是江湖之地,恶意竞争,互相拆 台... ...,而同时我们的信息沟通,传输,以及信息传输介质的多样性远没有国内发达,再加之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过于单一,想基于这个应用基础之上的 外围扩展也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现在基本上做Twitter的国内朋友们也是活得很累,做得很难的一种半死不活状态!
饭否从2007年初上线以来,目前流量各方面也是稳步下降,日UV≈1万左右,单用户PV≈5左右。再看其他同类型的网站数据则更不值得一提。
二、回归本行,重操旧业
牛 人不是万能的,不要去相信一个人会开发C语言、VB、JAVA、会修下水道、油工、木工、家教、表演、小品样样精通!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他就是神,因为他 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但事实是不可能的。王兴很相信这一点,所以他在认真分析思考过饭否当时的现状后,也是一样看到了这一模式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显然不 是他能解决的。所以王兴回过头来还是操起老本行,还是回归到FaceBook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万能的,不是搬一个国外模式就能像校内 一样火一个的!
很巧合,校内上线是2005年11月,二年后的2007年11月王兴再次推出了海内,时间上的巧合也许体现了王兴对于海内寄予的希望,他希望海内能像校内当年一样风光无限!
三、细说海内
海内到今天为止,注册人数10万人,每天的活跃用户大约在2万人左右,PV能保持在30万左右,人均PV的供现可以看出来还是很高的。
根据我用海内一段时间以来的感触,社区相对太高端,发展必然遇到瓶颈,每天活跃用户相对比较固定,圈子也就这么大,再怎么玩也就这么几个人,一样存在模式难以灵活应用,商业价值无法迅速展开的问题。
我 之前在海内写过一篇日志《海内为什么不加入RSS内容订阅》,当时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觉得在海内当时的产品模式上这一功能应该是顺理成章应该有的,但同 时也正如谭晨辉在下文回复的一样,这些功能的加入可能会将社区的高端化再提高一个层次,曲高和寡!而海内自身的高端化定位必然会越走越难,看看现在的天 极、联络家、Xing网就知道在中国这有多难做。果然如大家所想的海内加入了RSS功能,只不过这次是直接与鲜果合作了,效果怎么看看再说。
再预测一下,海内在将影评整合进来以后,可能会逐步将图书、音乐也整合进来,这样DouBan可能会很难受,但这估计是迟早的事情!
四、海内的未来之路
就我个人来看,海内现在同样遇到了当初饭否遇到的问题,海内并没有像王兴所想的那样继续校内的辉煌,反倒又一次像饭否一样助力于国内FaceBook模式的推动,再次推动了一个模式,一个域名规则!
不论王兴是否承认,在我看来,海内现在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极致点,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依造现在的状态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也许不仅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证实。海内需要做得就是尽可能回归一些用户的理性分析,不要让自己站得太高!
(文 王宇翔)
前一篇:产品秩序化与高度文明的社会化
后一篇:说说UUSee网络电视200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