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3f22107agx6D27hU7Ux3d&690
《战宛城•思春》 宋丹菊
饰 邹氏
京剧《战宛城》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讲的是曹操征讨宛城,张绣出战不敌而降;曹操被侄安民怂恿,掳占张绣婶母邹氏。张绣知而大怒,但惧典韦之勇,用贾诩之计灌醉典韦,并遣胡车盗其双戟,夜袭曹营。典韦战死,曹大败逃走,张绣刺死邹氏。
《战宛城》是一出群戏,用行话讲,这是一出“拴角儿”的戏,剧中张绣、曹操、典韦、邹氏、胡车等主要角色行当不同,但表演的空间都很大,如果全都选用好角儿来饰演,必定满台生辉,令观众目不暇接、过足戏瘾!
限于篇幅,本文只以“思春”为例,结合剧照谈一点儿拍摄体会。“思春”一折主要表现邹氏孀居在家,见春光明媚,孤独寂寞、坐立难安。我这张剧照定格的是剧中邹氏在花园闲逛,摘花之后闻花的瞬间。
曾有一位摄影师同好朋友与我交流,说不知道京剧该拍什么。我想他的话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简单地说,京剧是要体现美的舞台艺术,我们的舞台摄影当然也要体现美。不仅如此,戏曲舞台摄影师还必须有发现不同演员身上或表演中最美地方的能力,并且用镜头来表现和放大这种美。
拿这张“闻花”剧照来说,这仅仅是一系列表演中的一个很小的节点,但它却能很好地诠释京剧表演的“写意性”。演员手中并没有花朵道具,而是纯粹靠表情、手势、身段来表现,这正是京剧表演的神奇妙处。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跟着演员的情绪和表演节奏来走,时刻寻找最佳的拍摄时机。当邹氏把“花”拿起来要往鼻子下边放的时候,我知道下一步表演的重点是闻到花之后的神态,而那一刻演员的身体不会有大幅度地移动,于是我通过调节相机镜头的变焦环将构图设定好,并半按快门将焦点锁定在演员的左眼上。当“邹氏”开始闻花之时,实际上陶醉其中的神态已经开始流露,此时释放快门儿,于是就有了这张“邹氏闻花”的剧照。由于拍摄距离远,镜头无法把人物拉得太近,后期处理时候我对照片做了裁切处理,以使画面更紧凑,主题更突出。
京剧里表现“闻花”的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当属《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闻花”,拍摄方法亦同。
拍摄参数:光圈F3.5,速度:1/125秒,焦距:200,感光度(ISO):200,补偿曝光:-0.3,测光方式:点测光。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京剧》杂志
2013年第十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