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明天诗歌微信群讨论之4月28日聂权篇(上)
(2015-04-30 22:18:0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评论 |
“明天诗歌现场”聂权诗歌讨论
周瑟瑟:大家晚上好!现在开始了
周瑟瑟:
主持人推荐语:
从历史与当代经验里挖掘诗歌源头
周瑟瑟
姚彬:聂权总是在各个方向使着很大的力,这力一重,弄不好是不好看的,聂权却总是做得恰到好处。我想,这不仅是对汉语使用的得心应手,更是对现实思考的准确到位,不管是对现世的拷问,还是对灵魂排水沟的拓宽,以及对泥沙的清理,对青萍鱼虾等的喂养……最显眼的是那灵魂下沉的过程,和那指向一致的剑影。年轻的兄弟的悲悯情怀让人感动,那精于的细节处理的功夫让人欢喜。《下午茶》把我吓着了。看到这个题目,原以为聂权写的是一段颓废时光,读后出冷汗了,比颓废更恐怖。下午茶那些闲暇时光在另一个地方却是急急行走的恐怖时光,母亲、孩子、餐馆老板、我、一起喝茶的朋友同时出现在一个平面,此时,立体的时间也平面化了,而遭遇却完全不同。聂权把人性残忍地撕裂开,把人种这个老话题重新进行审视。这个本该小说家去完成的累赘叙述,被聂权短短的10多行诗歌完成。兄弟,你叫小说家们情何以堪,叫我们情何以堪呢。
黄洪光:认识聂权,应该是很久以前在界限论坛的时候。最近细读了他的藏诗阁里的几十首诗,感觉有几个特点:一、长于叙述,善于留白,通过暗示发力。风格冷静、隐忍。比如:屋里有炉火/红通通的/有昏昏欲睡的灯光/忽然,两个警察推门/像冬夜的一阵猛然席卷的冷风。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下午茶》《四个人的下午》(又一个写下午写得出神的人!)。二、情感上趋向守卫安宁,基本不破坏、不反抗现实,略带伤感,唏嘘,是与世界讲和的诗歌。如《相亲的老男人》(似乎与卡瓦菲斯那个睡着了的老年男子同工)、《小人物》《星光菩萨》《午后》。三、叙述的铺排决不导出教喻(更近于卡瓦菲斯,远离弗罗斯特),始终归结在对情感的审美范畴里。今晚所选的十首,后面三首不算是他的好诗。或许是故意留下的破绽。
周瑟瑟:
下午茶
在我们开始喝茶时
一个黑人小男孩,在地球那边,被母亲牵着
送给小饭馆老板
太饿了,她养活不了他
她要活下去
在我们谈起尼日尔、满都古里时
黑人小男孩,被饭馆老板
拴了起来,和几个小男孩
串在一起,像一串蚂蚱。母亲
从身材矮小的老板手里拿过的一叠钱,相当于人民币
一千元
在我们说到鳄鱼肉是否粗粝腥膻时
饭馆老板挨个摸捏了一下,凭肉感
选出了刚送来的
这个孩子,把系他的绳子解开
当我们谈及细节,非洲待了三年的张二棍
微微叹息,饭馆只是简陋草棚,有一道菜
是人肉
起身、送客
阳光斜了下来
小男孩,已经被做成了
热气腾腾的
几盘菜,被端放在了桌子上
陵少:下午茶是首伟大的作品
陵少:必将成为经典!
周瑟瑟:@陵少 同意
陵少:我是差不多第一时间读到的这首诗
陵少:第一个读的是张二根@周瑟瑟 为这首诗讨论了好久[呲牙][呲牙][呲牙]给震住了
周瑟瑟:@陵少 此诗意义非凡
陵少:聂权特别擅长处理这种沉重的题材,举重若轻,用很轻的笔触,轻描淡写,读后却触目惊心
林典刨:刚我们在谈聂的下午茶
林典刨:不敢吃肉
陵少:今天我们都骂了张二棍的[呲牙][呲牙][呲牙]
林典刨:邪恶的人性
陵少:他错过了一首好诗!但成全了聂权
陵少:我是读了《下午茶》之后,才开始关注聂权的,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下午茶》是2014年12月11日贴出来的,张二棍是第一读者,而我也应该是第一时间就读到了,二棍贴在了群里,当时就把我给震住了,真的,震惊加震撼,向二棍求证,得知是真的的时候,过了很久才缓过劲了,便在很多群里转发了这首诗,并且跟青蛙、光头他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而到了12月12日晚上,在荆门参加青林寨笔会的时候,我也再次将这首诗跟大家进行了分享,当晚,湖北许多重要的诗人包括张执浩,毛子,刘波,李诗德,韩少君,铁舟,杨章池,懒懒,许玲琴都在,当晚就这首诗跟刘波兄,铁舟他们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讨论,那时候才知道聂权兄的身份。今天明天诗歌现场能够分享聂权兄的作品,我真的觉得非常开心,这样的好诗,早就应该跟大家分享了,聂权兄弟选的这十首诗,我最喜欢的是《下午茶》,其次是《理发师》和《小人物》,都是叙述诗
吴常青:第一首《下午茶》让我悲戚。我想我只是一杯搁在旁边凉快去的下午茶,无语凝噎。果然真有人吃人的社会,并且是当下。知道了又怎么样呢?可是,如果聂权不这么写,我又怎么能够知道会这样——全身功力突然被他完全击中、溃散,自以为人生短短,及时行乐也好,诗意自在内心也罢,所幸有一息尚存。可是,这杯下午茶不知最后如何倒掉——
阿笑:不动声色间的惊心动魄。
周瑟瑟:悲戚,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周瑟瑟:聂权你的下午茶还让人不敢吃饭与喝茶了
陵少:这首诗我非常喜欢!是一首非常好的叙述诗,必将成为叙述诗的经典! 第一,我想谈一谈聂权兄弟的题材。他的素材都来自生活,鲜活,有温度,有的是自己生活中亲历的,有的是来自与朋友们的交谈与对话,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细小与美,同时也具备将这些转换成诗的能力!比如说《下午茶》,就是跟张二棍闲谈中得来的素材。张二棍也是非常优秀的诗人,可惜的是,这样的好题材,他却没有抓住他,把它变成一首诗,但聂权抓住了,并且写出了一首非常优秀,非常有份量的叙述诗,我是坚信,这首优秀的作品,必将成为叙述诗中的经典!是可以跟雷平阳《杀狗的过程》在今后相比美的经典!第二,我想谈一谈聂权兄弟的叙述特点。这首诗,它的视线,结构,语境,语感,无一不好,但是最厉害之处,在于对比的应用。在诗中通过他不紧不慢地叙述,把那种特别沉重的话题,用一种非常轻的笔触把它呈现了出来,这种对比的力量,你刚开始还觉察不到,但是等你读完后,它让你全身毛发能够全部立起来,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个真是太厉害了!其次,是他的叙述节奏,他对节奏的控制。整首诗的节奏很慢,也很平缓,就是那种日常生活中的闲谈一样的,但是那种慢里面,是包含着内敛的巨大的情绪在里面,他慢慢地把它放出来,慢慢地让它把你带到他的那种语境中去,带到他营造的那种氛围里面去,这个厉害,不知道不觉地那些情绪就已经渗透到了你全身的毛细血管里去了,到最后,那个“小男孩,已经被做成了/热气腾腾的/几盘菜,被端放在了桌子上”一出来,你就已经完全HOLD不住了!第三个,是他的叙述视线与结构。这是首诗为什么能够带给我们这么大的冲击力,并且显得特别饱满与厚重,这个很大程度中取决于他采用的多角度叙述的视线,这首诗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我们,应该就是聂权与张二棍,一条是围绕黑人小男孩展开的,它们刚开始是错开的,但是在最后的时候,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遇到了一起,那种效果真的是非常地震撼!应该说这两条线相互应衬,又相互补充与丰富,让整个诗的内涵和结构非常完整。
梁任公家的小门童:《下午茶》是很早以前就读到的作品,当时争议很大,有人读到恶,有人读到悲悯,我读到的是荒凉无奈与自省……
云经立:《下午茶》,笔法轻描淡写,内容却触目惊心。生命如同草芥,在遥远的国度。让人叹息。
吴常青:所以,被震撼,被诗所震撼,是阅读的高层次享受
绝望的枪手:@周瑟瑟 聂是处理现实题材的老手
老臧:下午茶,不动声色的表达与惊心动魄的事件形成极大的震撼力。克制内敛和精于细节
,在一种悲怜的情怀下,用电影般的语言推进,使内容和技巧达到和谐的极致,这是一种高度和难度!
颜梅玖:《下午茶》这首诗我宁愿聂权写的是假的,即便这是一首好诗。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吃婴儿肉也不是传说。这首诗传递给我们的是人生的悲惨,人性的残忍。论及到诗,聂权的表达无疑是节制的,但却有一种强烈的痛感,我想起了阿米亥的话,活着就是撕裂和被撕裂。这首诗所表达的就如此。
周瑟瑟:聂权,《下午茶》在技术上也好,这类题材其实中外写的人也不少,但你的角度与立场不一样,下午茶的中产阶级姿态下写黑暗与血腥,更加让人震撼
林典刨:一边吃饭一边谈下午茶,肉都留下,酒喝了十八瓶
林典刨:我们决定以后吃素
仲诗文:我所知的聂权是一个温润厚道之人。诗歌亦是如此,跟人保持了高度一致。他的诗有一种平缓的儒雅,入侵你、击打你都是缓缓悠悠,包括他部分写触目惊心的现实题材,他的节奏与句子都是慢不经心的。总的来说,聂权的诗是怀仁之作,悲悯,自审和那些敬畏都作了收敛,保持冷静与克制。我更喜欢他那些不像诗的写浮世的系列,相对今晚选出的十首,那一系列粗砺、凶猛,不那么完整,那一系列他放弃诗歌本身追求的诗意部分,写出了人性的幽微,写出浮世的真像。我曾为之激动!可问题是:是诗吗?但我觉得是诗。因为它们直通心性。建议聂权放开一些,语言大胆一些,生动一些,太过平缓,真的有些无趣跟沉闷。
周瑟瑟:神来之笔,但应与你一贯的现实、历史、平等、悲悯的诗歌精神有关。
王士强:聂权为人笑眯眯的,非常有亲和力,但内心有股狠劲,《下午茶》就是例子。在这样的冷漠冷酷的世界,需要这样的“狠”。这里面有悲悯,有大爱。
林典刨:阿聂挽救了很多生命啊
笑微微:这一组诗中,作者的关注点在“他者”,那种关切的,如微暗的火向悲伤的事物渐进的可贵情感。
周瑟瑟
藏
粮绝,我们还在一起
弹尽粮绝
我们分开了
当时我们心怀美好
长久藏着对方流泪的温暖的脸
而今却因最终的背叛
生出微微的怨恨和悔意
王士强:理发师我也很喜欢,控制得好,含而不露,表面平静,内在有波澜。
周瑟瑟:同意士强兄弟的判断
颜梅玖:《藏》爱情皆如此。一针见血。这首略感直白。我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表达。
陵少:这首诗读的时候想起了《挪威森林》,写的是个人的一种小情绪,但是有些背景我们猜测不出来,应该是怀人的,也许是曾经背叛过的恋人吧,谈不上喜欢。
蘇省:其實我更喜歡這首
宋清芳:其实我最喜欢这首,人心人性,这首诗写尽了,白描手法,我喜欢
暗香:喜欢这首
姚彬:藏的结尾不喜欢。可以更轻松的说不轻松
蘇省:小詩有大空間和情感張馳
周瑟瑟:女孩子会喜欢,聂权你讨女孩子欢心哈
北方之北:《藏》让我想起埃德加爱伦坡经典语录:一切都消逝了——只剩你——只剩你;只剩下你那双眼睛神圣的光芒——只剩下你仰望的眼中那个灵魂。
蘇省:怨恨和悔意。怨恨和悔意是雙向的
楚雨:说实话,聂权我并不熟悉。读一个不是特别熟悉诗人的作品,要么读不下,要么给带给人特别的新鲜感。聂权的诗还是非常抓住读者的新往下走,他触及诗歌的内核,令人充满想象地领略到那些荒诞不经。《下午茶》《理发师》《崩溃》在这一组里头特别出彩。某种程度上,诗歌改变了我们周遭的世界。而聂权诗歌的张力,也在叙述的过程之中凸显出来。他所涉及的,是我们所谓文明化环境中所津津乐谈某些隐秘的东西,而它所指向的又是什么?这也就是聂权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吸引力,让我们窥见黑暗中的事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歌的力量。
张建新:感觉他在孕育一种举重若轻的力量。聂权着力于向内的挖掘,向心灵发问,其情感的抒发,观念态度的表达,乃至批判都发端于人性的对照,节奏舒缓,却隐含有诗意的陡峭,看似绵柔,实则有冷峻的险峰。
宋清芳:@蘇和蘓 小詩有大空間和情感張馳
蘇省:這個空間令人可以很快想起自己的怨恨和悔意,具有很好的普遍性
宋清芳:@蘇和蘓 这几天就遭遇此诗所写的
蘇省:最真盏谋磉_
聂权:@宋清芳:每个人经历不同,体验不同,对诗的感受也不同
宋清芳:这个又温暖又哀伤,哭一会再说[流泪][呲牙]
蓝莲花:@宋清芳 好吧,一起哭会儿
宋清芳:报团取暖,我想起来,也想起,就这样,他们还不知道
宋清芳:@聂权 嗯,唉
周瑟瑟
喧哗
那是我给你的伤害
它们像波浪
它们更像少年不更事的悔恨
一波高似一波,在这个越走越深的尘世里
我还未全被淹没。
我曾给你的,时间会加倍还给我。
我听着潮声,它们慢慢喧哗
震耳欲聋
如果还能回去
我们心灵的故地,我愿意
把我还给你。
黄弢:聂格格的诗之前读得较少,因为他的诗藏阁基本都是刊出的其他实力诗人的佳作,好的编辑首先得是一个知识丰沛、品位独特、直觉敏锐的好诗人。我想,聂权的诗藏阁无意间作为范本经受住了检验。回到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毫无疑问是其中沉淀的悲剧意识。我将这些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如《下午茶》《亲人》《惧怕》中体现出来人类生活在邪恶的环境中,有对立的力量分裂着人与人、人与其自身;二是《藏》、《午后》、《四个人的下午》真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阴暗的东西,同时又不会在最后让人深陷沮丧压抑的绝境。悲剧迫使行动中的人抗击无情的命运,在失败与苦难中,展示他做人的意志和尊严。从本质上说,悲剧同人类成长过程中的重大危机相关连,悲剧是一个根植于人类本性的行动,人被困于一个他没有能力反抗的宇宙中。我们在聂权塑造的悲剧中看到的是邪恶者的得意、无辜者的失败以及机缘和命运的无情。当然收了聂格格的红包,光说好话不砸砖肯定是不行的,愚见有二:其一,诗作中呈现出了太频繁的同一性,即太多采用的是悖论式台词,这样固然容易形成可辨认的风格,但长此以往反而成为理念固化的帮凶;其二,聂格格的诗歌语言还不具备稳定性,时而让人惊喜,时而回到惯常修辞逻辑和意象建构。
宋清芳:还是喜欢《藏》
蘇省:我粗读下來最喜歡這首《藏》
蘇省:這首是真正的自我之作,其實不太需要讀者
颜梅玖:《喧哗》我想这首诗一定会拨动很多人的心灵。有多少爱有多少悔恨有多少青春还可以再来?这首诗语言简单,质朴,情感真诚,叙述上层层递进,因而获得了动人的力量。
李清荷:《喧哗》与《藏》给我的感觉一样
沙丽娜:藏,前四行很妙,弹尽粮绝拆开,就有了不同的结局,空间感很足,妙
衣米一:聂权的诗歌态度平实本分,诗歌语言平静朴素,又内藏力量。他平视生活和这个世界,不拔高也不降低,也绝不做廉价的美化,我喜欢这样的诗人。这10首里,我更喜欢《下午茶》《小人物》,除内容和进入角度外,我还认为在节奏上把握得很好,语势上也做到了变化。相对来说,《相亲的老男人》几个“仿佛”的排列,《在六舅姥爷家,听香表姨讲故事》十几个“醒着”“睡着”的排列,这种句法的应用这种叙述模式我不太喜欢,我看不出这对一首诗的完整和深入有任何贡献。
施世游:聂权的诗,老成稳重,又能开合,收放也自如。很不错的。多点狠劲就更有味。
周瑟瑟
理发师
那个理发师
现在不知怎样了
少年时的一个
理发师。屋里有炉火
红通通的
有昏昏欲睡的灯光
忽然,两个警察推门
像冬夜的一阵猛然席卷的冷风
“得让人家把发理完”
两个警察
掏出一副手铐
理发师一言不发
他知道他们为什么来,他等待他们
应已久。他沉默地为我理发
耐心、细致
偶尔忍不住颤动的手指
像屋檐上,落进光影里的
一株冷冷的枯草
《理发师》唤醒了我的记忆,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历史记忆里可能都有过。诗的功能此时在于唤醒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聂权抓住了历史记忆的痛点,让理发师与被理发者、两个警察,在一个冬日的理发店相遇,昏昏欲睡的灯光、红通通的炉火、一副冰冷的手铐……这样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全诗紧张的历史关系,但这种历史关系中却有理发师的“耐心、细致”,人的温暖与命运的不确定性,一齐到来,让人重温了一段少年时的理发师的诗意故事,这正是我在推荐语里所强调的“从历史与当代经验里挖掘诗歌源头”的体现。历史与当代经验是聂权写作的一个精神源头。
陵少:这首诗我也很喜欢,我喜欢聂权兄弟的这种叙述方式,起笔并不重,慢慢地发力,慢慢用力,到“两个警察/掏出一副手铐”时,应该是惊心动魄的,冲突到了高潮,但他还是非常平静,非常耐心地在叙述,把那些细节慢慢展现出来,非常厉害!
颜梅玖:《理发师》一首叙事诗能否成功,在于细节的演绎。一个小场景在聂权的笔下,有了小说的空间,有了画面感。一首小诗可以如此立体,我必须点赞。
吴常青:第四首《理发师》,小时候,小人物,小角度,小小说。聂权再次成功制造了冷热交加的场景,红通通的炉火,席卷的冷风,屋檐的枯草,应该说还有“他”年幼清澈的眼睛,看到这一切了,记住了,哪怕他不知为何。聂权再次揭开一块人生命运的伤疤,读者感同身受。聂权的诗歌语言张力是在叙述中,被反衬,逐渐用力拉开弓箭,手法老练。聂权的小说没有看过,但是他的这类诗,完全就是小说风格了
沙丽娜:得让人家把发理完,《理发师》的精华句
宁波风荷:《喧哗》喜欢它的回环往复,喜欢它的平静的力量。
宋清芳:场景铺设到位
周瑟瑟:聂权,你今晚喜迎中国诗歌最牛逼的现场,比那些庙堂的研讨会都来得直接与自然,如果谁伤了你的小鲜肉,不要喊疼啊
衣米一:《崩溃》这一首语言提练做的不够。给我有初稿的感觉。
梁任公家的小门童:《理发师》我喜欢里面的偶然性和紧张的对峙关系。结尾处理是还可以更好
吴常青:诗歌作为精短文学的主要载体,在篇幅上肯定不如中长篇小说,不如当下流行的长篇散文,厚重可以很好地展示壮丽的社会图景复杂的人性纠葛和作者的人性关怀。诗歌也应有精巧和厚重之分——篇幅上的和思想上的——聂权的这类诗,我觉得就可以说是“很好地展示壮丽的社会图景复杂的人性纠葛和作者的人性关怀。”当然诗意的虚构与想象更明显,但是也更直接触动人。
梁任公家的小门童:今天我会充当阻挡炮弹的,至于为什么,最后再说……
楚雨:《理发师》有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的嚼劲。细节的刻画犹如电影镜头般缓慢推近,拉远。理发、炉火、警察、冬夜冷风、手铐、手铐都化到一句“得让人家把发理完”里。诗歌没有什么不能包容,小说的元素,诗歌语言的完成,没有什么不能入诗。
周瑟瑟:衣老师,《崩溃》可是让人受不了,题材与处理手法都有他的过人之处,但还可写得更完美。聂权的空间还有很大的,他的方向与众不同,40岁之后聂权会是一个更牛的诗人,现在他只是有了好文本,但他的方向很对。
宋清芳:@聂权 最喜欢《藏》,分享两次读多次,都摘出《藏》。里面绕得好,个人爱好吧,各有所爱
宋旭:这个《理发师》了不得。坦然是人生最高境界,但这需要多少风雨的修炼。
宁波风荷:《理发师》太喜欢了。诗人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吗?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思。佩服诗人描摹细节的能力,还原场景的能力……是的,我们也想知道,那个理发师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诗歌有对少年的回忆,有对生命的追问……没有结尾是最好的结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