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院刚刚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omer)。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2011年10月6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7点)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十部诗集。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学奖提名。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附录一: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中国(来源 新京报)
1983年,汉学家马悦然叫北岛把特朗斯特罗姆的新诗集《野蛮的广场》翻译成中文。北岛成了他的第一个中译者。《世界文学》1984年第4期发表了石默(北岛)从英译本转译的《诗六首》。
1985年4月,特朗斯特罗姆来中国访问,并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瑞典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同年《外国文艺》第3期发表了李笠从瑞典文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外五首),
1987年4月,北岛编译的《北欧现代诗选》,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个诗选集中,收入北岛选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9首,均从英译本转译。
1987年,《世界文学》第3期还发表了李笠译的《风暴》(外二首),另外二首是《序曲》和《十月即景》,
1989年,《世界文学》第5期发表了李笠译的《瑞典散文诗六篇》,里面收有特朗斯特罗姆的《名字》。
1988年,译者柔刚翻译的由英国爱德华.B.格梅恩编就的《西方超现实主义诗选》一书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里面收有特朗斯特罗姆的5首诗歌,译者也是从英文转译的。
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由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选集《绿树与天空》,收入“域外诗丛”之中。
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了旅居瑞典的诗人李笠从瑞典文直接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此诗全集把诗人托马斯出版的十余部诗集一网打尽,此全集还获得了由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二等奖。
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诗人董继平从英译本转译的《特兰斯特罗默诗选》一书。
2004年,特朗斯特罗姆获得中国“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同时获奖的诗人有牛汉、洛夫、、西川、王小妮、于坚、北岛和痖弦。
附录二: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颁出
瑞典诗人摘桂冠(摘自《广州日报》2011年4月25日B3版)
本报讯(记者刘艳)前晚,由《诗歌与人》杂志颁发的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揭晓,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得了本届大奖。
“诗歌与人·诗人奖”是《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于2005年设立的一项诗歌奖。该奖有着大胆的尝试评委只有黄礼孩一个人。在评定获奖诗人及其诗歌的过程中,抛开集体举手表决的形式,由他一人采用独立、严谨的方法评定。该奖项每年一届,每届一人,颁给获奖者奖金一万元人民币、为获奖者出版一本中文诗集、举办一次颁奖典礼。
本届“诗歌与人·诗人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当代欧洲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早在1954年,他因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后来出版了诗集《途中的秘密》等,作品不断获得国际文学大奖。远在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因为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出席颁奖典礼,当晚,他的中国朋友、诗人李笠出席颁奖礼并代其领奖。
http://www.poemlife.com/data/ups/images/4badc01fgad43c0e52d86&690.jpg19:07:48)" />
图为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和中国诗人黄礼孩
实际上,托马斯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
“理解他的思想之后,大声地念,把他的音感音律弄透,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吴笛和他的老师同学一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过托马斯的诗歌,他说为了在翻译中将特兰斯特勒默诗中隐喻的思想表达出来,他往往采用大声念的方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的中文译者李笠打了个比方,认为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有点像中国的王维。“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浙江诗人曾有幸参加过他的晚宴
诗人潘维昨天说自己是最高兴的浙江人,因为托马斯这位诺奖的新科状元,曾经在瑞典的家里亲自下厨做饭给他吃。
“2009年10月19日,特兰斯特勒默特意安排晚宴宴请我们。他的家位于斯德哥尔摩地势最高的山上,从窗口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另一边,波罗的海在山脚下蔚蓝,不时有轮船的汽笛经过。他住宅的面积不大,约80平方左右。我们进入书房时他支着拐杖站起来与我们握手,约1米8左右个子,他又支着拐杖站起,很缓慢地走到钢琴前,打开台灯,用左手弹了钢琴。”潘维说,虽然托马斯脑溢血瘫痪了一段时间,但头脑清晰。“晚宴很隆重,有6道菜,喝了很多红酒。”
“他获奖是名至实归,这次,是真正诗歌的胜利。”在几十年前,吴笛就听闻托马斯将要获诺奖的消息。“相比较前几年的爆冷门,略萨和托马斯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文学又回归到强调经典的方向。”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将在12月10日获得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
要买中文诗集,恐怕还得等等
1985年,托马斯第一次访华,陪同他的北岛显得很兴奋:
“那天托马斯很高兴,面色红润,阳光在他深深的皱纹中转动。他触摸那些(长城)城垛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对人们如此强烈地要被记住的愿望感到惊讶。我请他转过头来,揿动快门。在那一瞬间,他双手交叉,笑了,风掀起他开始褪色的金发。”
那次,托马斯还兴冲冲地爬上了长城。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是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他满头白发,但是目光非常纯净,这和他是个纯粹的诗人有关,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一名心理学家,写诗几乎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季晟康到现在都非常清晰地记得,根据事先的安排,身体不便的托马斯只需要盖上他的图章就行,“可是他竟然用左手为每一个读者亲自签名。虽然签的名只是最简单的首字母‘T*T’,但他对读者的尊重让人感动。”
那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是国内唯一获得正式授权的托马斯诗集。季晟康是这本全集的责编之一,他说这本2001年出版的诗集很是畅销。“虽然当时只印了3000册,但很快就脱销,再加上版权只有5年,早已过期,现在,恐怕是很难找到了。”
很难找到确是事实。“我一听到诺奖的消息,就赶紧盘货,发现托马斯诗集早几年前就已经没有库存。”晓风书屋的老板姜爱军说,“前些年,他的诗集确实是诗歌发烧友的最爱。”
在新华书店和网店上,托马斯的诗集也几乎绝迹。“目前还未听说国内有哪家出版社会再次购买他诗集的版权,国内的读者要买到,恐怕还要等些时候。
来源:诗生活网综合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