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2011-05-18 16:37:31)
标签:

采访拍摄

蒋一谈

小说集

《赫本啊赫本》

发布会

分类: 活动

  主题:《赫本啊赫本》北京新书首发会

  时间 :5.14.

            14:00-16:00

  地点:雕刻时光三联店(东城区美术馆东街三联书店2楼)

  嘉宾:《赫本啊赫本》作者、著名作家 蒋一谈
     《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 李敬泽
     《人民文学》主编助理、著名作家 邱华栋
     著名作家 北村
     著名作家 李洱

     新星出版社副总编 老愚 
     《赫本啊赫本》责编 高小茶
     主持人: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总编辑 文坛  
     采访:CCTVIP电视读书频道总监 周瑟瑟

  

《赫本啊赫本》书评:四十二岁少年蒋一谈

2011年05月18日 11:11:43    来源: 中国网
 

 

http://i3.cqnews.net/news/attachement/jpg/site82/2011-05-18/3941365760814304420.jpg

四十二岁少年蒋一谈

  文:自由极光

  蒋一谈在他四十二岁的今天,拿出这一本短篇小说的集子,在这个满满的长篇小说以及各类随笔的快速消费品时代,细读之下,不免觉得还是很有趣味的。

  这本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平静舒缓,是蒋一谈独特的况味。

  在这个如此浮躁,一眼望去皆是人的年代,也大概只有一个过了不惑之年的男人,才能用如此平静舒缓克制的笔调,保有着一种近乎强大的自信,写出了这一个个形态上迥异陆离,实际在精神内涵上却是高度统一的故事。

  在《伊斯特伍德的雕像》和《鲁迅的胡子》之后,蒋一谈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野心,在这一本《赫本啊赫本》上,终于脉络清晰的彰显了出来。

  在蒋一谈的这些短篇小说中,你不难发现他书写的是一种城市的孤独。人同人之间的无法交流,在他的小说中,有了一种淋漓尽致的阐述。他的短篇小说是“入世”的,他描绘的孤独,不是那种做作的遗世独立,彷佛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自绝于人民的。而是“我”身处在这无法改变或逃离的生活中,但是始终沉默的保持着自己内心的清醒。这份“沉默的清醒”这个在这个矫揉造作的年代,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而这种“入世感”,存在于它小说的诸多细枝末节之中,你可以看到无数微小的生活细节,就在当下,就在你前一阵子或者前一秒钟的人生中。它绝佳的营造出了一种代入感,而这种代入感,令你更加容易进入小说之中,彷佛一个颇懂谈话技巧的陌生朋友,寥寥几句话,便迅速拉近同你的距离。这彷佛一种小说世界里的交际技巧,令你迅速的卸下防备之心,成为一个敞开胸怀的聆听者。而后在聆听的过程里,作者用文字同你产生一种心的互动。

  这里提到蒋一谈的文字,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它的文字特别且个人特质明显。简单而家常,是有“烟火气”的。这种“烟火气”的达到,看似简单,但在小说创作中,却是十分困难的。华丽且堆砌的文字看似华美,但实是最简单的。而蒋一谈的文字,却是需要“舍得”的,他需要从语言中锻造,萃取最平实精华的部分,看似云淡风轻,却直指人心。

  彷佛一个武林高手,随手扯一条树枝便可做为武器。倚天剑屠龙刀虽好,但究其根本,境界却是不同的。况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毅力和幸运,可得到“神器”。一个弄不好,便贻笑大方了。蒋一谈的文字,则是舍去“武器”,回归到一种皆可信手拈来的本原。

  蒋一谈不是一个天才,他是一个用积累写作的人。而且在这个快餐化的社会,他是把写作当回事,把短篇小说当做“玩意儿”在写的人。他不是为了生计而写作,不是为了拿奖而写作,单单只是手写我心,写一些自己想写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虽已过不惑,但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他却像是一个老成的少年,沉默的追逐着自己想要的文字理想。

  不辩解、不标榜,用作品说话,单这一点,便值得敬佩。


 

蒋一谈新作致敬赫本:我手写他心是写作的更高层面

2011-05-10 16:5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中新网5月10日电  作家蒋一谈的新书《赫本啊赫本》最近在奥黛丽•赫本生日当天出版。在蒋一谈的笔下,赫本却以一种她本人无从想象的方式,与亚洲的两个国家越南和中国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书中叙事的焦点是再真实、再普通不过的一对中国父女,关注的情感仍然是最永恒又最无解的“代沟”之惑。该书兼具洞察力和善意、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下中国人精神世界。


    《赫本啊赫本》的出版日期是5月4日,这一天是奥黛丽•赫本的生日。为了确保该书能在这一天出版,作者蒋一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用此书向奥黛丽• 赫本致敬的心意由此可见一斑。生于1929年得奥黛丽•赫本确实是一位拥有跨越时代和种族的超凡魅力的美丽女性,至今仍然是人们在想到“最美的女人”时首先想起的人物之一。

    迥异于当年大多数金发碧眼、体态丰腴的好莱坞女星,深色头发深色眼睛、腰肢纤细的奥黛丽•赫本有一种优雅的东方情调。也许就是因为这种迷人的东方情调,当年赫本曾获邀与马龙•白兰度一起出演影片《樱花恋》(Sayonara),以饰演片中的日本新娘一角,但她拒绝了邀约。赫本后来解释说,她不太可能饰演一名亚洲人,因为没人会相信,只会引来嘲笑。“虽然剧本很有趣,但我知道我演不了。如果你们试图说服我,那非常遗憾,我将会很生气。”虽然为人谦虚、偶尔还有些自卑的赫本认为自己不适合饰演亚洲人的决定可能是正确的,不过在蒋一谈的笔下,赫本却以一种她本人无从想象的方式,与亚洲的两个国家越南和中国结下了深深的缘分:刊登着赫本照片的1950、1960年代的美国杂志,通过美国和越南、越南和中国的两场战争到了一位中国军人手里。由于赫本和他的初恋情人长得十分相似,这些杂志成了这位军人在战争中最大的心灵寄托。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右腿,但保住了这些杂志。回国后,这些杂志改变了他和他女儿此后的人生。

    尽管这篇小说与赫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者叙事的焦点仍然是再真实、再普通不过的一对中国父女,关注的情感仍然是最永恒又最无解的“代沟”之惑。蒋一谈借小说中的女儿之口说,“不理解父亲的女儿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急剧变革,不同年龄的人们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大,以至于有 “三年一代沟”之说的当代中国,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试图理解自己的父亲了?这本兼具洞察力和善意、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短篇小说集,可能是今年最适合“80、90后”和父辈共同阅读、互相沟通的小说。

  作者蒋一谈:我手写他心是写作的更高层面

    作者蒋一谈近年来一直从事短篇小说的写作,著作颇丰,并且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的上一部短篇小说集《鲁迅的胡子》就曾入选新浪读书好书月榜2010年4月十大好书、新浪读书2010年度十大好书三十强。《人民文学》杂志副总编、著名文学批评家李敬泽曾说“在蒋一谈那里,失败者依然有故事可讲”,先锋作家格非则说“蒋一谈笔下的故事真挚、简净而充满温情”。批评家解玺璋、出版人及批评家黄集伟、小说家北村都曾盛赞他的短篇小说写作“天真纯净”、“自我约束”。

     无论是描写80后年轻女性新锐生活,直击在不同身份中游走的当下年轻人内心爱与痛的《七个你》;还是描写文艺青年的恋爱因掺杂了两位艺术大师的旧怨而百转千回的《马克•吕布或吴冠中先生》;抑或描写小煤窑工人、黑车司机、成人情趣用品店经营者、农民工子女等底层人群为更好的生活而挣扎的《芭比娃娃》……书中各篇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坚持良心写作的努力:他正视中国社会,直面变革中的人心,拨开浮躁与喧嚣下的重重迷雾,寻找人性中不可磨灭的向往。

    在《赫本啊赫本》的后记中,蒋一谈说他喜欢有三个“+”号的小说:故事创意+语感+叙事节奏+阅读后的想象空间。他自己的写作显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比如这本集子里收录的《中国鲤》,阅读后的想象空间就很深广。蒋一谈很自信地提到,他写完这篇小说后曾跟朋友和家人分享,读完的人没有脸上带着笑容的,“这个故事不只是鲤鱼的故事,也是一代又一代背井离乡前往美国的中国人的故事”。还有《赫本啊赫本》,这篇小说主要由父亲和女儿的两封长信构成,这两封长信都没有分段,自然具有了一种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不能不一口气读完的紧张感。而作为全书开篇之作的《七个你》,更是把蒋一谈对自己写作手法的全新挑战体现得淋漓尽致。如蒋一谈所说“我手写我心,是写作的一个层面。我手写他心,是写作的更高层面”,这篇宛如出自一个外表叛逆、内心纯净的80 后女孩之手的独特小说,把当下年轻人生活中最琐细也最真切的生活片段表现得纤毫毕现:无论是玩微博还是参加粉丝团,反抗上司还是到街头乞讨的行为艺术,看似荒诞的世界在女孩对自己的呓语中逐渐成形,有着不容置疑的真实感。这样的写作让人由衷感慨,无论蒋一谈笔下的人物来自何方,他都能用心体会对方心中的万千思绪,举重若轻地写出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而又不惮用最大的善意去描绘哪怕最残酷的现实。

【有0人参与】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改编成电影绝对好看,绝对是国内目前没有的美而痛的片子。//@蒋一谈:写鲁迅的胡子,有人说我忽悠,写赫本啊赫本,有人说我作秀。短篇小说是激发写作者追寻无限叙事可能性的艺术形式——无创新,何必写?!鲁迅和赫本是公共精神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写。

@贝斯特踪迹:《赫本啊赫本》新书发布会上,作者 @蒋一谈 老师聊了短篇小说写作的创新问题。他在小说内容上将现实历史人物与当下国人现状相结合,在装置手法上将现实放入虚构,用虚构来碰撞现实,架构出了一种独特的写作形式。从赫本照片引出中越战争,从赫本身世延伸出中国父女情,将几个时空无缝对接,令人叹服。 原文转发(14)|原文评论(8)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收起 |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查看大图 |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向左转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向右转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新浪文化读书:读《#赫本啊赫本#》——认识你·我·他(她),北京雕刻时光三联店中作家@蒋一谈 @李洱 @邱华栋 @北村 正在谈论、寻觅着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细腻、脆弱、茫然以及对情感的追寻 。

@新浪文化读书:短篇小说鬼才@蒋一谈 《赫本啊赫本》新书首发正在北京三联书店举行,无论笔下人物来自何方,他都能用心体会对方万千思绪,又不忌惮用最大的善意去描绘最残酷的现实。 网页wap用户发微博带#赫本啊赫本#,或移动用户短信到1069009009280,联通用户短信到1066888866280即可参与现场微博大屏幕互动。 原文转发(184)|原文评论(21)

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在雕刻时光三联店采访拍摄蒋一谈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发布会

//@蒋一谈:感谢!继续努力!

@新浪文化读书:《#赫本啊赫本#》新书首发式上,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 坦言作者@蒋一谈 无论在出版还是写作上都完成了一个欧美作家该做的事,直面内心,笔下小人物生活各不相同,却都处在无法自拔的敏感之中。有读者认为《七个你》是疗伤小说,不同身份中游走的年轻人的爱与痛,叫人感慨人生虽然苦痛,来过便是幸运。 原文转发(131)|原文评论(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